Profile
刘佳,女,汉族,安徽滁州人,1975年10月出生。扬州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就职于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师从张乐天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领导与管理、乡村教育、学生发展与教育。
刘佳教授于1996年自扬州大学商学院毕业留校,从事辅导员工作长达二十年,历任扬州大学商学院团委书记、校团委副书记、文学院党委副书记,2016年被评为“江苏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2016年因个人意愿辞去行政职务潜心从教。
现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现代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扬州大学中国乡土中心主任。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扬州大学“高端人才支持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十四五”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培计划”专家,被评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推广全国先进个人。
主持或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国家新闻出版署“十四五”重点出版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省“十二五”教育规划重点项目、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资助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点课题等多项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先后获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第四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高校思政教育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高等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一、二等奖、扬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关于高校资助政策的研究成果被国家资助中心、江苏省资助中心采纳并得到《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报道。《教育扶贫政策信息有效传导亟须迈过四道坎》被《光明日报》内参《情况反映》采纳,“推普脱贫攻坚”工作获得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学校部肯定性评价。《人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网、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也多次观点摘编或全文转载。在《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自然辩证法通讯》《中国教育学刊》《教育发展研究》上发表多篇论文,主编《童心萌蒙绘——传统文化里的中国精神》儿童德育绘本(一套三册),被誉为“中国首部德育绘本图书”。
先后获得江苏省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微课教学大赛一等奖(两次)、全国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老师、江苏省第十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江苏省教育硕士创新实践能力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两次)等荣誉称号,指导学生团队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二等奖各一次,指导“百年村小空中档案馆实践寻访团队”“三色篱劳动教育团队”获得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第一届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技能大赛一等奖两项,指导三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社会实践全国重点团队、江苏省“十佳团队”、江苏省青年公益项目大赛一等奖、江苏省创青春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银奖。
从一名在一线工作二十年的学生辅导员转型为专任教师,刘佳始终对现实中的教育活动和实践问题保持高度的关注和理性的反思,生成的研究理论成果也更多是对“人”精神世界的观照,对教育意义的探讨,对实践智慧的再创造,其学术研究表现出理论深度、情感温度和实践力度的典型气质。2016年,刘佳发起“一度微光”教育公益计划,组织扬州大学专业教师和研究生以及公益人士组成专业服务队伍,在中小学设立生命发展咨询室,孵化班级种子“生命小桔灯”,实现朋辈伙伴互助,促进家庭和学校系统性联动。与此同时,该计划为青海、河南、甘肃、宁夏地区贫困县优秀校长、教师提供教科研专业发展支持,帮助他们进行乡土课程开发,努力实现县域整体推进“互联网+教育脱贫”,2018 年入选团中央全国青年社会组织“伙伴计划”四星项目。
2021年刘佳带领学术团队成立扬州大学中国乡土教育研究中心,扎根中国乡土教育,契合我国乡村现代化建设的宏观方向,探索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和体系,回应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乡村精神文化需要和推进构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国特色现代化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中心将致力于在乡土文化传承、乡土课程开发、乡村学校治理、乡土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反哺地方一线实践需求,以乡土教育实验区的模式探索不同的教育治理结构创新,以多学科系统集成的方式推进乡土教育方法体系和研究内容的创新,探析和解决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21年,扬州大学中国乡土教育研究中心发起“百年村小空中档案馆”公益计划,完善和促进“百年村小”在“美丽乡村”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价值焕新,探索教育振兴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思路。
Research Focus
Research Group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围绕国家“双一流”建设工程、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放大学科门类齐全优势,科学优化资源配置。团队整合教育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的教师队伍组成课程团队,依托国家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加大对“知农爱农兴农”重大主题教育内容的课程设计和实施,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培元,致力于培养具有“归农”情怀和时代精神的“美丽乡村”建设者,积极参与到实施高质量乡村振兴人才培育计划、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行动中去。
团队将进一步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知农爱农”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引导大学生向未来的“三农”生活和经验回归,培养学生对乡村自然的爱和对推动当地文化传承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通过校院联动、校地协同,建立覆盖“课堂—校园—社会—网络”的“四位一体”实践育人格局,形成整体性、系统性、融合性的“知农爱农”乡土实践育人新模式。以“四新”建设为引领促进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农文结合,始终把爱国爱乡、家国同构的主题贯穿课程始终,融乡土文化、乡土历史、乡土政治、乡土社会等内容于其中,将地方性和传统性的知识文化作为学校课程和教学的基本内容,夯实从事乡村振兴的思想基础、情感认同;联合相关高校、农业部门、企业等开展“知农爱农”实践教学案例库建设和实践类一流课程建设,积极创建跨学科、跨院校、跨地域的教育载体,推动“乡村振兴”新型人才培养往深里走、实里走。
团队介绍:
一、团队研究方向和研究力量分布
(一)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
薛晓阳、史华楠、夏剑、时广军
(二)乡土教育与人才培养:
查永军、刘牧、李海龙、何桂宏
(三)乡土课程与教师发展:
刘佳、宋立华、李新翠
(四)乡土教育百年变迁史:
朱季康、王雄、王聪颖
(五)乡村学园与空间建设:
张世义、江夏、王艳
(六)乡村青少年心理发展:
张奇勇、姜子云、张大为
二、多学科支持中心
古典文献学:钱宗武
文艺美学:姚文放
中国语言文学:徐林祥
古代文学:戴健
区域经济学:秦兴方
马克思主义理论:刘诚
历史文化学:刘建臻
文化传播学:秦宗财
文艺美学:赵彦芳
思想政治教育:唐慧玲
社会学:冯敏良
乡土地理测绘:王丹
三、团队荣誉顾问
南京师范大学 张乐天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