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 教师姓名:杨晓东

  • 教师拼音名称:Yang Xiaodong

  • 出生日期:1986-08-16

  • 电子邮箱:

  • 入职时间:2022-02-15

  • 所在单位:园艺园林学院

  •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 办公地点:扬州大学荷花池校区逸夫楼

  • 性别:男

  • 联系方式:yxd@yzu.edu.cn xiaodongy86@gmail.com

  • 学位:农学博士学位

  • 职称:正高级

  • 在职信息:在岗

  • 毕业院校:浙江大学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所属院系: 园艺园林学院

  • 学科:蔬菜学

其他联系方式

  • 邮编:

  • 通讯/办公地址:

  • 邮箱:

研究方向

蔬菜作物表观遗传育种

   在拟南芥中沉默MSH1基因后,植物会出现包括叶片结构、生长速率、开花期、侧枝发生、非生物逆境胁迫抗性(包括 强光、高热、干旱)等方面的改变,这一现象被称之为发育重编程(Xu et al., 2012)。发育重编程系植株(MSH1突变体)中的DNA甲基化水平发生了全基因 组层面的重组,表明发育重编程现象的产生与表观遗传变化密切相关。在发育重 编程群体的基础上,通过自交分离T-DNA(或者MSH1-RNAi)株系可获得MSH1转录水平恢复正常但保留了部分发育重编程性状的群体,因为这些植株保留了亲代的逆境胁迫记忆,故称之为“记忆系”。将“记忆系”与野生型植株 回交,能够获得群体内个体差异相较于野生型明显增大的群体,因为这些个体差 异最有可能的来源是表观遗传因素的差异,故将其命名为“表观系”。同时发 现将发育重组植株作为砧木、野生型作为接穗进行嫁接,在嫁接后代第一代中可以观察到一定比例的个体具有比对照(野生型之间的嫁接后代)更高的生长速率,这一材料被命名为“嫁接增强可遗传系”。

   通过对MSH1发育重编程系亲本和记忆系子代、记忆系与野生型、记 忆系与非记忆系(重编程系后代中性状恢复至野生型正常性状的材料)以及记忆 系多代材料之间的对比研究,解析了MSH1介导的记忆系形成和表观遗传变化跨世代传递的分子机理,总结出了一个可能的植物在环境胁迫下产生的表观遗传变化 能够跨代稳定遗传的模型。

育种1.png

   我们对番茄嫁接增强可遗传系材料进行了选育,开展了多地、多代的田间试验。对这一材料的产量和生物、非生物胁迫抗性以及遗 传规律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嫁接增强可遗传系的产量相较于野生型对照可高26%-78%,相关优势性状能够稳定遗传至少5代。

   未来我们计划在现有研究基础之上,将已有的成熟体系运用到黄瓜育种中,构建黄瓜表观遗传育种体系,选育聚合优质果实性状和多抗的黄瓜品种。

       

    扬州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 12022580号-1 
    地址:中国·江苏·扬州市大学南路88号 电话(TEL):86-0514-87991201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