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高级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电子邮箱:
入职时间:2005-11-01
所在单位:化学化工学院
办公地点:瘦西湖校区7-s601
在职信息:在岗
邮编:
通讯/办公地址:
邮箱:
姓名: 袁宇 性别: 男 民族:汉
出生年月: 1976年10月 籍贯:江苏扬州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学历:博士 专业:有机化学
外语水平:英语(精通)德语(一般)
联系电话:13952595135
联系地址: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电子邮件:yyuan@yzu.edu.cn
教育背景
1994.9-1998.7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系 学士
1998.9-2003.7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博士
工作经历
2003.9-2004.8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 (RWTH-Aachen) 有机化学研究所 博士后
2004.9-2005.11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 (RWTH-Aachen) 有机化学研究所 洪堡研究员(Alexander von Humboldt Research Fellow)
2005.11-2013.8 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副教授
2013.8-至今 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教授
获奖情况
2003年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
2008年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二)
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二)
2013年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对象(第三层次)。
2013年度江都区十佳青年、新长征突击手
2016年江苏省科协首席专家
主要研究工作
本人长期从事手性配体催化的不对称有机反应的研究及其在医药、农药中间体的合成应用。目前已经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有机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反应所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还是催化剂的效率(TON, TOF)和手性催化剂的普适性。现阶段大部分反应催化剂的用量都在百分之几,而且一种催化剂往往只对几类或是一类反应有效,甚至只能对一类反应中的某个底物有效。产物的光学活性主要是取决于催化剂自身的性质,而催化剂的性质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配体的性质。因此设计、合成手性配体就成为了研究催化不对称反应的永恒的主题,同时,新型配体的研制又可以促进对不对称反应机理的了解,对完善现有的催化体系,开发新的反应都有重要的意义;而利用现有的手性配体和催化剂开发新的反应也是研究催化不对称反应的重要方面。从基础研究的角度考虑,新型手性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在某些催化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能够提供有关反应不对称诱导和立体选择性方面的信息,从而揭示出不对称诱导的可能机制;更重要的是在达到对反应机理某种程度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理性地设计更新一代的新型手性催化体系。从实用性的角度考虑,目前的绝大多数不对称催化反应还远不能满足要求,催化剂的选择性、效率、反应速率、价格、反应条件等许多方面还有待进行改进,特别是催化剂的效率和价格问题,成为制约其工业应用的瓶颈。即使一些优秀的、有应用前景的手性配体或催化剂也都已被专利保护,从我国的情况(尤其是加入WTO以后)考虑,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性配体和催化剂是发展手性技术产业的关键。现代合成化学、药物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手性的重要性,不对称催化是获得光学纯手性物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核心问题在于设计和选择合适的催化剂。该项目围绕手性催化剂这一核心问题,(1)系统地将不对称活化和毒化、手性传递和放大等概念与组合化学方法结合进行手性催化剂库的设计与评价,发展了多个系列新型、高效、高选择性手性催化剂,发现并阐明了催化体系中的不对称放大效应、添加物的活化作用及其机理等;(2)突破传统思路,基于分子组装原理,首次提出了手性催化剂自负载的概念,实现了包括羰基-烯、氧化和氢化等在内的多个非均相催化反应的高选择性、高活性,为手性催化剂的负载化开辟了新思路;(3)发展了一系列结构可调的新型手性配体,实现了多个不对称反应的高活性和高对映选择性以及底物的普适性,为多种手性氨基酸等药物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主持完成省级以上项目4项。目前发表SCI收录论文60余篇,其中发表于国际一流期刊的论文多次被同行引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参与编写专著一部,申请授权专利五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