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微生物学
2019当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2019当选:“973计划”项目及项目首席科学家 2020当选:政府特贴 2020当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 2020-10-18曾获荣誉当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019-09-24曾获荣誉当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2019-09-24曾获荣誉当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020-09-20曾获荣誉当选: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制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2016-12-18曾获荣誉当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人选 2019-12-28曾获荣誉当选: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2018-11-18曾获荣誉当选: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010-02-11曾获荣誉当选: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食品卫生学分会常务理事
-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黄金林
黄金林,二级教授、博导、国务院特贴专家,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物性危害因子(动物源)控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江苏省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PI,是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专家、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人选、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扬州大学“高端人才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培养对象、校“新世纪人才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现为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制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食品卫生学分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人畜共患病原微生物与食品安全。近年来在弯曲菌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弯曲菌与宿主作用的机理研究、人兽共患病原细菌流行病学及预警体系、弯曲菌新型制剂和候选疫苗开发等方面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863计划1项。发表SCI论文20篇,累计他引200余次;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和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3项。
1.学习经历:
2005.9~2008.7
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获农学博士学位
1999.9~2002.7
扬州大学牧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获农学硕士学位
1990.9~1994.7
扬州大学农学院兽医公共卫生专业
获学士学位
2.工作经历:
2020.11~2022.12
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制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2019.7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2016.7~2019.7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2016.12 ~
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13.7~
江苏省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PI
2013.8.6~
扬州大学教授
2013.2~2016.7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工程部主任
2012.8~
扬州大学测试中心(国家资质认定单位)食品中主要致病微生物检测室主任
2011.10~2012.04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IOWA State University),访问学者
2009.10~
扬州大学硕士生指导教师
2007.7~2013.7
扬州大学副教授
2001.8~2007.7
扬州大学讲师
1994.7~2001.7
扬州大学助教
1994.7~2001.7
扬州大学科研处
2001.7~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2009.09
日本新泻大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短期交流
2011.08
加拿大温哥华,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短期交流
2013.09
英格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短期交流
2015.09
新西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短期交流
2017.09
法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短期交流
2018.0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产品全链条关键危害物的迁移转化规律与安全防控技术”项目咨询专家
3.研究方向:
人畜共患病原微生物与食品安全。主要致力于弯曲菌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弯曲菌与宿主作用的机理研究、人兽共患病原细菌流行病学及预警体系、弯曲菌新型制剂和候选疫苗开发。
4、主要研究工作:
(1)重要人畜共患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在动物养殖和屠宰过程中的风险监测和防控技术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500500),2018~2020,1335万元,主持,进展良好
(2)空肠弯曲菌鞭毛合成新转录因子FlhF调控网络解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72493),2019~2022,主持,61万元,进展良好
(3)空肠弯曲菌鞭毛相关新基因Cj0064c, Cj0371功能挖掘及其分子基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2449),2014~2017,主持,85万元,已结题
(4)禽源空肠弯曲菌对人致病的致力基因贮库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2150),2011~2013,主持,已结题
(5)禽肉安全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4BAD13B02),2014~2018,1746万元,共同主持,已结题
(6)屠宰型优质冷鲜鸡主要病原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15)1009-2),2015~2017,主持,已结题
(7)食品生产链中弯曲菌传播生态规律与新型减菌制剂研发,“六大人才高峰”项目(2015-SWYY-02),2016-2018,主持,进展良好
(8)新型纳米材料在食源性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省属高校聘请外国文教专家专项,2012~2013,主持,已结题
(9)空肠弯曲菌病分子诊断和免疫预防技术研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2007AA02Z419),2007~2010,第二主持,已结题
(10)食品中空肠弯曲菌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危害分析研究,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BE2008655),2008~2010,主持,已结题
(11)贮藏食源性病原菌危害分析研究,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08)103),2008~2009,主持,已结题
(12)人畜共患食源性病原菌分子溯源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江苏省社会发展指导性科技计划(BS2006535),2006~2008,主持,已结题
(13)沙门氏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多重PCR检测体系在食品安全和分子流行病学中的研究,江苏省教育厅指导性计划课题,2005~2007,主持,已结题
(14)重要人兽共患病防制新技术基础及免疫机理研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30425031),2005~2008,主要完成人,已结题
(15)重要人兽共患病原菌新型检测试剂盒的中试与示范,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7GB2C100109),主要完成人,已结题
(16)利用real-time PCR和基因芯片技术快速检测弯曲杆菌(AM14:22NNP34)(2004~2006),教育部中丹合作项目,主要完成人,已结题
(17)猪肉加工流通过程安全品质指标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与开发,江苏省攻关(BE2003307),2003~2005,主要完成人,已结题
(18)畜禽产品中主要食源性微生物和毒素残留的检测,上海市科委(农科攻字(2002)第3-4-1号),2002~2004,主要完成人,已结题
(19)致病性李斯特菌分子亚分型新技术与食品安全,江苏省国际合作项目(BZ2003031),2003~2004,主要完成人,已结题
5.科研成果:
获奖:
(1)畜禽重要疫病细胞免疫机制及防控应用(2019-1-27-R11),2019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1
(1)重要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的传播生态规律及其防控技术(2017-J-203-2-01-03),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3
(2)重要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的传播生态规律及其防控技术,2013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3(总人数46)
(3)黄金林,许海燕,包广宇,张弓,刘佩红,姜峰,潘志明,刘秀梵,焦新安. “不同来源空肠弯曲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获2009年度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奖(优秀论文奖)
(4)非抗性筛选DNA疫苗载体及沙门氏菌运送系统,2009年,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五(总人数6)
(5)鸡白痢、鸡伤寒防治新技术研究,200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六(总人数12)
(6)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快速检测新技术与分子亚分型研究,2006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三(总人数6)
(7)张辉,文科,黄金林,胡茂志,申峻松,潘志明,焦新安. “嵌合鞭毛蛋白fliC/esat的佐剂效应研究”,获2010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和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软件著作权:
(1)焦新安,黄金林,唐海燕,任方哲,唐苑悦. 弯曲菌查询系统v1.0. 证书号:软著登字第5360307号,登记号2020SR0481611
(2)焦新安,黄金林,翟伟华,张弓,潘志明. 从农场到餐桌的禽肉加工过程弯曲菌预测与分析系统. 证书号:软著登字第0275517号,登记号2011SR011843
(3)焦新安,黄金林. 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及相关微生物种子库软件1.0. 证书号:软著登字第0851077号,登记号2014SR181840
专利:
(1)焦新安,臧筱琦,黄金林,孙林. 检测空肠弯曲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试剂盒及检测方法,专利号:ZL201610859054.2
(2)焦新安,陈祥,文志发,徐正中,殷月兰,潘志明,孙林,黄金林. 分泌牛IL-4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发明专利号ZL201310405010.9,2015.01.07(发明申请日2013.09.09)
(3)焦新安,张磊,潘志明,耿士忠,陈祥,黄金林,孙林. 检测食品中沙门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及试剂盒.专利号:ZL201210003674.8,2013年获专利授权
(4)焦新安,黄金林,翟伟华,张弓,潘志明,孙林. 一种食品中弯曲菌的定量检测方法.专利号:ZL201010180516.0,2012年获专利授权
(5)沙门氏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多重PCR快速检测方法,2006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410041611.7),排名第二(总人数8)
(6)禽流感病毒多重PCR检测方法,2005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410014289.9),排名第四(总人数8)
(7)新城疫粘膜DNA疫苗及其构建方法,2007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410064940.3),排名第三(总人数8)
(8)镁离子调控的新型表达载体,专利号ZL200710020573.0,2009,排名第四(总人数8)
(9)镁离子调控下的表达噬菌体裂解基因破壁方法,专利号ZL200710021820.9,2009,排名第四(总人数8)
(10)焦新安,胡青海,潘志明,黄金林,孙 林,殷月兰,唐丽华,张成全,专利号ZL200610038448.8,2007,排名第四(总人数8)
(11)焦新安,臧筱琦,黄金林,孙林.一种用于检测空肠弯曲菌的金标试纸条及其制备与应用,申请号:201811008658.1
(12)焦新安,黄金林,杨文彬,孙林. 一种应用丙酸在肉鸡初阶生产过程中弯曲菌的减菌方法,申请号:201610448031.2
(13)焦新安,黄金林,杨文彬,孙林. 一种应用苹果酸对屠宰日龄肉鸡弯曲菌的减除方法,申请号:201610438950.1
(14)焦新安,黄金林,杨文彬,孙林. 一种应用苹果酸在肉鸡初阶生产过程中弯曲菌的减除方法,申请号:201610438950.10
(15)焦新安,黄金林,商宇伟,任方哲,孙林. 一种基于仔兔的空肠弯曲菌致腹泻模型,申请号:201410274608.3
(16)焦新安,黄金林,宗晴,杨文彬,孙林. 一种整鸡屠宰加工生产线上弯曲菌的减菌处理方法. 专利申请号:201410530337.3,排名第二(总人数5)。
(17)“一种空肠弯曲菌、结肠弯曲菌检验的方法”,专利申请号:200710191236.8,公开号CN101182568,排名第二(总人数7)。
(18)“一种空肠弯曲菌壳聚糖纳米DNA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申请号200810020998.6,公开号CN101332304,排名第二(总人数9)。
(19)焦新安,殷月兰,付红,陈祥,孙林,潘志明,黄金林,耿士忠,李求春. 一种针对结核病具有免疫原性的融合蛋白及其应用,专利申请号201310113536X
(20)焦新安,陆磊 王楠,黄金林,孙林. 空肠弯曲菌细胞致死性肿胀毒素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专利申请号201310198573.5
(21)焦新安,黄金林,朱佳琪,耿士忠,孙林. 一种用于检测弯曲菌的荧光定量PCR方法,专利申请号201310124932.2
鉴定成果:
重要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的传播生态规律及其防控技术,教育部组织专家鉴定认为,“该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弯曲菌的定量风险评估和病原菌的候选疫苗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排名第三(总人数46)
论文:
(70)Jinlin Huang, Xiaoqi Zang, Tianyao Lei , Fangzhe Ren , Xinan Jiao. Prevalence of Campylobacter Spp. In Pig Slaughtering Line in Eastern China: Analysis of Contamination Sources Foodborne Pathog Dis. 2020, 17(11):712-719.
(69)Yuanyue Tang, Qidong Jiang, Haiyan Tang, Zhenyu Wang, Yi Yin, Fangzhe Ren, Linghua Kong, Xinan Jiao, Jinlin Huang. Characterization and Prevalence of Campylobacter Spp. From Broiler Chicken Rearing Period to the Slaughtering Process in Eastern China. Front Vet Sci. 2020, 7:227.
(68)Li X, Ren F, Cai G, Huang P, Chai Q, Gundogdu O, Jiao X, Huang J. 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FlhF Identifies Novel Interactions With Genes Involved in Flagellar Synthesis in Campylobacter jejuni. Front Microbiol. 2020, 11:460
(67)Ren F, Li X, Tang H, Jiang Q, Yun X, Fang L, Huang P, Tang Y, Li Q, Huang J, Jiao XA. Insights into the impact of flhF inactivation on Campylobacter jejuni colonization of chick and mice gut. BMC Microbiol. 2018, 18(1):149
(66)Xiaoqi Zang, Ke Kong, Haiyan Tang, Yuanyue Tang, Hong Tang, Xinan Jiao, Jinlin Huang. A GICA strip for Campylobacter jejuni real-time monitoring at meat production site. LWT -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8, 98: 500-505
(65)Du X, Kong K, Tang H, Tang H, Jiao X, Huang J. The Novel Protein Cj0371 Inhibits Chemotaxis of Campylobacter jejuni. Front Microbiol. 2018, 9:1904. doi: 10.3389/fmicb.2018.01904. eCollection 2018.
(64)Ren F, Lei T, Song Z, Yu T, Li Q, Huang J, Jiao XA. Could FlhF be a key element that controls Campylobacter jejuni flagella biosynthesis in the initial assembly stage? Microbiol Res. 2018, 207:240-248.
(63)Jinlin Huang, Xiaoqi Zang, Weihua Zhai, Chunai Guan, Tianyao Lei, Xinan Jiao. Campylobacter spp. in chicken-slaughtering operations: A risk assessment of human campylobacteriosis in East China. Food Control, 2018, 86(2018):249-256.(通讯作者)(IF 3.388)
(62)Jinlin Huang, Xiaoqi Zang, Weihua Zhai, Chunai Guan, Tianyao Lei, Xinan Jiao.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ampylobacter spp. contamination in chicken slaughtering lines by “label tracking method” in eastern China. Food Control, 2017, 80(2017):67-73.(通讯作者)(IF 3.388)
(61)X Zang,H Tang,X Jiao,J Huang. Can a visual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assay stand out in different detection methods when monitoring Campylobacter jejuni from diverse sources of samples? Food Control, 2017, 75(2017):220-227.(通讯作者)(IF 3.388)
(60)Zhang X, Yin T, Du X, Yang W, Huang J, Jiao X. Occurrence and genotypes of Campylobacter species in broilers during the rearing period. Avian Pathol, 2017, 46(2):215-223.
(59)Shang Y, Ren F, Song Z, Li Q, Zhou X, Wang X, Xu Z, Bao G, Wan T, Lei T, Wang N, Jiao XA, Huang J. Insights into Campylobacter jejuni colonization and enteritis using a novel infant rabbit model. Sci Rep, 2016, 6:28737. doi: 10.1038/srep28737. (通讯作者) (IF 5.578)
(58)Du X, Wang N, Ren F, Tang H, Jiao X, Huang J. cj0371: A Novel Virulence-Associated Gene of Campylobacter jejuni. Front Microbiol. 2016, 7:1094. doi: 10.3389/fmicb.2016.01094. eCollection 2016. (通讯作者)(IF 4.165)
(57)Jinlin Huang, Qing Zong, Fei Zhao, Jiaqi Zhu, Xin-an Jiao. Quantitative surveys of Salmonella and Campylobacteron retail raw chicken in Yangzhou China. Food Control, 2015, 59(2016):68-73.(第一作者)(IF 3.388)
(56)Zhang G, Zhang X, Hu Y, Jiao XA, Huang J. Multilocus Sequence Types of Campylobacter jejuni Isolate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in Eastern China. Curr Microbiol. 2015, 71(3):341-346. (通讯作者)(IF 1.519)(引用4次)
(55)Hu Y, Huang J, Jiao XA. Screening of genes expressed in vivo during interaction between chicken and Campylobacter jejuni. J Microbiol Biotechnol, 2014, 24(2), 217-224. (通讯作者)(IF 1.399)(引用6次)
(54)Hu Y, Shang Y, Huang J, Wang Y, Ren F, Jiao Y, Pan Z, Jiao XA. A novel immunoproteomics method for identifying in vivo-induced Campylobacter jejuni antigens using pre-adsorbed sera from infected patients. Biochim Biophys Acta- General Subjects, 2013, 1830(11):5229-5235. (通讯作者)(IF 3.883)(引用9次)
(53)Hu Y, Huang J, Li Q, Shang Y, Ren F, Jiao Y, Liu Z, Pan Z, Jiao XA. Use of In Vivo-Induced Antigen Technology to Identify In Vivo-Expressed Genes of Campylobacter jejuni During Human Infection. J Microbiol Biotechnol, 2014, 24(3):363-370. (通讯作者)(IF 1.399)(引用3次)
(52)Huang J, Jiang F, Hu Y, Zhou X, Gu S, Jiao XA. An inactivation kinetics model for Campylobacter jejuni on chicken meat under low-temperature storage. Foodborne Pathog Dis, 2012, 9(6):513-516. (IF 2.262)(引用4次)
(51)Huang J, Yang G, Meng W, Wu L, Zhu A, Jiao X. An electrochemical impedimetric immunosensor for label-free detection of Campylobacter jejuni in diarrhea patients' stool based on O-carboxymethylchitosan surface modified Fe3O4 nanoparticles. Biosens Bioelectron, 2010, 25(5):1204-1211.(IF 5.429)(引用92次)
(50)Huang JL, Yin YX, Pan ZM, Zhang G, Zhu AP, Liu XF, Jiao XA. Intranasal immunization with chitosan/pCAGGS-flaA nanoparticles inhibits Campylobacter jejuni in a White Leghorn model. J Biomed Biotechnol, 2010 (2010): ID 589476. (IF 1.739)(引用34次)
(49)Huang JL, Xu HY, Bao GY, Zhou XH, Ji DJ, Zhang G, Liu PH, Jiang F, Pan ZM, Liu XF, Jiao XA. Epidemiological surveillance of Campylobacter jejuni in chicken, dairy cattle and diarrhoea patients. Epidemiol Infect, 2009, 137(8): 1111-1120.(IF 2.365)(引用46次)
(48)Yang GJ, Huang JL, Meng WJ, Shen M, Jiao XA. A reusable capacitive immunosensor for detection of Salmonella spp. based on grafted ethylene diamine and self-assembled gold nanoparticle monolayers. Anal Chim Acta. 2009, 647(2):159-166. (同为第一作者) (IF 3.757)(引用73次)
(47)恽茜,焦新安,黄金林. 弯曲菌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学报,2020
(46)汪闻妍,任方哲,李凤鸣,臧筱琦,焦新安,黄金林. 空肠弯曲菌Ⅵ型分泌系统研究进展. 微生物学通报,2020
(45)孙磊,杨臻辉,恽茜,黄金林. 基于全基因组序列的弯曲菌特征分析. 生物信息学,2020,18(4):254-262.
(44)唐虹,徐仲兰,孔科,唐海燕,范正杨,焦新安,黄金林. 胎儿弯曲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9,35(8):694-698.
(43)金微微,唐海燕,任方哲,唐虹,焦新安,黄金林. 一株猴源空肠弯曲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8,34(12):1102-1106.
(42)许佳,肖欢,焦新安,黄金林. 辐照技术对食源性病原菌的影响研究.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9(19):5029-5033.
(41)邹春香,张海艳,杨欣,唐虹,徐翔翔,任方哲,黄金林. 扬州市市售鸡肉中弯曲菌定性定量流行病学分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9(19):5040-5043.
(40)宋召军,姜启东,范正杨,黄金林. 一株空肠弯曲菌噬菌体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鉴定,中国抗生素杂志,2018,43(8):1020-1025.
(39)黄金林. 食源性致病菌研究动态.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9(7):1477-1478.
(38)唐虹,张小燕,杜雪晴,宋召军,焦新安,黄金林. 空肠弯曲菌fliD基因突变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微生物学报,2018,58(2):219-227
(37)宋召军,唐虹,张小燕,臧筱琦,黄金林. 噬菌体防控禽源弯曲杆菌的研究进展,中国家禽,2018,40(1):46-50.
(36)杜雪晴,黄金林. 病原菌新基因功能的研究策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6,32(7):665-669.
(35)张小燕,杜雪晴,唐虹. 空肠弯曲菌FLiD蛋白的原核表达与抗原性分析,中国家禽,2016,38(15):21-25.
(34)张小燕,黄金林,焦新安. 家禽养殖环节弯曲菌分布特点,动物医学进展,2016,37(11):105-109.
(33)阴甜甜,黄金林,焦新安. 家禽养殖过程中弯曲菌流行病学的研究进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12):4775-4780.
(32)杨文彬,黄金林,焦新安. 饲用酸化剂防治家禽弯曲菌病的研究进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12):4781-4786.
(31)王楠,任方哲,宋召军,杨文彬,焦新安,黄金林. 应用GST pull-down鉴定空肠弯曲菌鞭毛蛋白FlhF和FlhG的相互作用.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5,36(2): 1-4
(30)钱明明,许海燕,宗晴,阴甜甜,杨文彬,宋召军,黄金林(通讯作者),焦新安. 常规RT-PCR与荧光定量RT-PCR检测GⅠ、GⅡ型诺如病毒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5,31(7):602-606, 611.
(29)陆磊,商宇伟,任方哲,王楠,焦新安,黄金林(通讯作者). 空肠弯曲菌细胞致死性肿胀毒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微生物学报,2014,54(8): 950-955.
(28)宋召军,雷天垚,唐虹,宗晴,王楠,钱明明,张小燕,黄金林(通讯作者). 猪肉屠宰加工过程中弯曲菌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5(8):2584-2589.
(27)张小燕,翟伟华,朱佳琪,黄金林(通讯作者),焦新安. 鸡肉中弯曲菌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5(6):1673-1678.
(26)朱佳琪,张小燕,黄金林(通讯作者),焦新安. 弯曲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中国动物检疫,2014,31(12):70-74.
(25)任方哲,王 楠,商宇伟,焦新安,黄金林(通讯作者). 空肠弯曲菌FlhF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3,29(12):1294-1298.
(24)商宇伟,王楠,黄金林(通讯作者),焦新安. 空肠弯曲菌感染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3,21(4):86-90.
(23)任方哲,王楠,商宇伟,焦新安,黄金林(通讯作者). 空肠弯曲菌鞭毛研究进展.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3,29(8):812-816.
(22)陆磊,焦新安,黄金林(通讯作者). 空肠弯曲菌细胞致死性肿胀毒素研究进展.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2,28(10):1048-1050.
(21)焦扬,翟伟华,黄金林(通讯作者). 鸡肉屠宰加工环节弯曲菌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肉类工业,2011,4:44-46
(20)黄金林,尹衍新,胡元庆,张 弓,刘秀梵,焦新安. 空肠弯曲菌cjaA基因表达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鉴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1,27(11):1204-1207
(19)黄金林,尹衍新,梅德霞,张弓,潘志明,刘秀梵,焦新安. 空肠弯曲菌fla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微生物学报,2010,50(8): 1109-1114
(18)黄金林,潘志明,焦新安. 动物源性食品病原菌防控现状与发展趋势. 肉类工业,2010,345(1): 40-44
(17)黄金林,许海燕,姜峰,尹衍新,张弓,潘志明,刘秀梵,焦新安. 空肠弯曲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微生物学报,2009,49(4): 126-130
(16)黄金林,许海燕,尹衍新,张弓,潘志明,刘秀梵,焦新安. 空肠弯曲菌flaA-PCR-RFLP分子检测技术的初步应用.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9,29(4): 380-381
(15)黄金林,许海燕,焦新安. 空肠弯曲菌感染与人格林-巴利综合征. 疾病监测,2009,24(8): 625-628
(14)黄金林,许海燕,郑国军,刘佩红,苏洁,姜峰,潘志明,张弓,刘秀梵,焦新安. 部分省市鸡群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流行状况分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8,30(1): 72-75
(13)黄金林,许海燕,张弓,苏洁,潘志明,姜峰,刘秀梵,焦新安. 江苏奶牛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流行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7,23(10): 1016-1020
(12)黄金林,潘志明,颜卫,朱冬冬,殷月兰,孙林,焦新安. 沙门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6,22(12): 1121-1123
(11)黄金林,何蕊,许海燕,苏洁,朱冬冬,颜卫,潘志明,焦新安. 猪肉加工流通主要食源性病原细菌的检测研究. 中国食品学报,2006,6(6): 121-125
(10)黄金林,何蕊, 许海燕,潘志明,焦新安. 弯曲菌的公共卫生危害及其控制策略. 动物保健,2006,(6): 9-11
(9)黄金林,潘志明,焦新安. 如何控制食源性人兽共患细菌病. 新兽医,2006,(4): 24-26
(8)黄金林,焦新安,文其乙,潘志明,张小荣,张如宽,刘秀梵. 直接ELISA和PCR相结合快速检测样品中的沙门氏菌.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4,20(4): 321-323
(7)黄金林,焦新安,刘佩红,张苏华,潘志明,文其乙,刘秀梵. PCR快速检测沙门菌试剂盒的研制与应用. 中国公共卫生,2004,20(4): 451-452
(6)黄金林,焦新安,潘志明,文其乙,孙林, 刘秀梵. 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聚合酶链反应联合检测沙门菌的应用.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4,38(5): 331-334 (扬州市2002-2004年度扬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
(5)黄金林,焦新安,王丽丽,潘志明,李世平,何蕊. 应用间接竞争抑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河豚鱼毒素. 中华医药杂志,2004, 4(10): 872-873 (《中华医药杂志》年度优秀学术论文)
(4)黄金林,焦新安,文其乙,潘志明,张小荣,张如宽,刘秀梵.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测沙门氏菌.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2,23(3): 5-7
(3)胡元庆,黄金林,李求春,刘志成,潘志明,焦新安. 空肠弯曲菌NCTC11168基因组表达文库的构建及鉴定. 中国兽医科学,2011,41(11):1106-1110.
(2)张明,黄金林,焦新安. 空肠弯曲菌生物膜研究进展.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1,27(10):933-939.
(1)焦新安,涂长春,黄金林,冯书章. 我国食源性人兽共患细菌病流行现状及其防控对策. 中国家禽,2009,31(19): 4-11
论著:
(1)黄金林,副主编. 动物检疫技术指南,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ISBN 978-7-109-25949-2
(2)黄金林,参编. 食品安全与病原微生物防控研究,科学出版社,2016,ISBN 978-7-03-047906-8(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项目)
(3)黄金林,副主编. 兽医公共卫生学,科学出版社,2016,ISBN 978-70-3048758-2
(4)黄金林,参编.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ISBN 978-7-04-041887-3
(5)黄金林,参编. 中国的食品安全(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ISBN 978-7-5046-7061-8
(6)黄金林,参编. 《沙门菌病》,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ISBN 978-7-10-920820-9 2万字
(7)黄金林,副主编. 食品病原微生物,科学出版社,2015,ISBN 978-7-03-046468-2
(8)黄金林,参编. 中科院“十二五”规划教材,动物细胞工程,科学出版社,2014,ISBN 978-7-03-039555-9,5万字
(9)黄金林,参编. 一二三类动物疫病释义,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2011年,ISBN978-7-109-16141-2,1.5万字
(10)黄金林,参编. 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图书(食品和化妆品质量安全检测丛书)-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检测指南,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ISBN978-7-5066-5814-0,11.5万字
(11)黄金林,副主编. 《食品卫生检验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副主编. ISBN 7-5323-7126-3
6、技术标准编制情况
(1)牛生殖器弯曲菌病。黄金林,焦新安(参编)。一二三类动物疫病释义(农业部兽医局编,李长友,秦德超,肖肖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P484-487(ISBN 978-7-109-16141-2)
(2)弯曲菌病防治技术指南。焦新安,黄金林。农业部兽医局,2009
7、社会兼职
江苏省科技咨询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审专家,等。《Foodborne Pathog Dis》、《Food and Agricultural Immunology》、《中国农业科学》、《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江苏农业学报》等刊物审稿人。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食品卫生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会员,江苏省免疫学会会员、江苏省实验动物协会会员等。
8、教学工作及主要成绩
主讲《发酵工程》、《动物细胞工程与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技术》等课程。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教学效果优良。制作完成《发酵工程》、《动物细胞工程》等课程教学课件,《发酵工程》课程教案获学院2004年度秋季学期优秀教案。归纳总结教学方法和心得,发表了《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发酵工程》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探索》(课程教育研究,第一作者),《“发酵工程”课程教学的思考与探索》(生物学杂志,第一作者),《免疫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教育教学研究,第二作者),3篇教改论文。
积极承担社会工作。任现职期间,担任了生物工程0901班、生物技术0001班班主任,认真履行班主任工作职责,主动关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成绩显著。被评为扬州大学2002-2003学年度优秀班主任和2010—2011学年“最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
担任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兼职学生科研导师,指导的“人兽共患病与食品安全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入选共青团中央首批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指导的本科生课外科技作品分别获扬州大学第三届、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三等奖。作为指导组老师,指导的本科生课外科技作品分别获第九届、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二等奖,第十一、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世博会专项赛二等奖、三等奖。先后被评为扬州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优秀指导教师、扬州大学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扬州大学校园先锋”之“科技先锋”,等称号。
教改论文:
(1)张彪,黄金林,张惠芹,周俊,王爱勤,魏万红,杜坤,潘志明. 生物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5):220-223
(2)熊 飞,潘志明,黄金林,葛才林,吴晓霞,陈 刚,余徐润. 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研究性教学实践与成效.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8):199-202
(3)董召娣,赵春超,姚丰华,潘志明,黄金林(通信作者). 生物工程(制药类)专业大学生生产见习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生物学杂志,2018,35(4): 112-115
(4)吴晓霞,黄金林,丁海东,王汉林,周福才. 适应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植物学教法实践.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02:131-133
(5)王仕楷,黄金林,谢虹. 生物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模式探索——以扬州大学为例. 教育教学论坛,2017,09:29-30
(6)曾昆,潘志明,周福才,黄金林,殷月兰.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 大学教育,2016,01:7-8,11
(7)黄金林,潘志明,李求春,陈祥,周福才,殷月兰. 优化整合生物工程专业课程实验 建立综合大实验课程体系. 教育教学论坛,2014,26:176-178
(8)黄金林,潘志明,陈祥,李求春,周福才. 大力提升生物工程专业实践能力的做法和思考. 大学教育,2014,11:126-127,132
(9)黄金林,耿斌,潘志明,陈祥,殷月兰. 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发酵工程》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探索. 课程教育研究,2012,9:182
(10)黄金林,潘志明,陈祥,焦新安. 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开设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课程的教学体会.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594(10): 32
(11)黄金林,潘志明,焦新安. 发酵工程课程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生物学杂志,2005,22(5): 46-47
教改项目:
(1)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生产蛋白的工艺通用流程,扬州大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重点项目(Xnfzzd202003),2020,省级,主持
(2)地方高校“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研究,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点课题(2019-1-6),省级,主持
(3)生物类创新创业人才多层次协同培养模式的构建,校教改重点课题(YZUJX2017-4A),2017.7-2019.6,校级,主持
(4)优化整合生物工程专业课程实验,建立综合大实验课程体系,校教改课题(YZUJX2013-31B),2013.7-2015.6,校级,主持
(5)《发酵工程》多媒体课件制作,校教改课题,2005.7-2008.11,校级,主持
(6)不同源空肠弯曲菌分离株MLST分型研究,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0.6-2011.12,厅级,指导老师
(7)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实施研究,校教改重点课题,2012.6-2014.12,校级,参加(4/10)
(8)生物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校教改课题,2011.6-2013.12,校级,参加(3/7)
教学获奖:
(1)2020年,黄金林,熊飞,廖善光,高勇,董召娣. 地方高校基于“生物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立与实践,扬州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2018年度扬州大学优秀学术学位硕士学位论文(杜雪晴)
(3)2017年,生物学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
(4)2015年度校本科生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
(5)2012年度扬州大学优秀教学二等奖
(6)2012年,扬州大学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7)指导的“大型食品(禽肉)生产企业弯曲菌感染流行的风险预测模型探索与建立”获得第12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指导老师。
(8)2009年,第11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世博会专项赛二等奖,指导老师
(9)2009年,扬州大学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
(10)2010年,扬州大学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
(11)2009年,焦新安,殷月兰,潘志明,孙林,黄金林. 微生物生物学课程群研究型教学新体系建立与实践,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12)2007年,梁建生,周保垒,张彪,黄金林,魏万红. 生物学本科生研究性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扬州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3)2008年,扬州大学校园先锋之科技先锋
(14)2014年,2013年度扬州大学“和谐家庭”,校工会
人才称号:
202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制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2019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2019年,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专家
2015年,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人选(第十二批)
2019年,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2018年,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018年,扬州大学“高端人才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培养对象
2010年,校“新世纪人才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
教育经历 Education experience
- [1] 扬州大学 > 预防兽医学 > 博士 > 博士研究生毕业
-
其他联系方式 Other Contact information
[4]办公室电话: [5]移动电话: [6]邮箱: -
工作经历 Work experience
暂无内容 -
社会兼职 Professional affiliations
- [1]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制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食品卫生学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高校生物学学科联盟理事会常务理事。
-
研究方向 Research direction
-
团队成员 Team members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