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燕

微信扫描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教师拼音名称:Li Chunyan
  • 电子邮箱:
  • 入职时间:2006-06-01
  • 所在单位:农学院
  •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 性别:女
  • 学位:博士
  • 职称:正高级
  • 在职信息:在岗
  • 毕业院校:扬州大学
  • 硕士生导师
  • 所属院系:农学院

女,农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主讲《作物栽培学》、《专业实践》、《作物学实验》、《作物科学研究法》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作物产量、品质形成生理与栽培调控技术。重点在小麦量质协调栽培技术规程及相关生理机制、小麦籽粒淀粉形成规律及调控途径以及小麦抗逆栽培调控途径及其生理响应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江苏省农业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教育厅课题、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江苏省技术监督局等项目二十余项。在《Food Chemistry》、《Cereal Chemistry》、Agronomy-Basel》、《作物学报》、《中国农业学报》、《麦类作物学报》等杂志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主编与参加编写《中国稻麦两熟研究》、《粮良作物产量与效率层次差:缩差增效理论与技术》、《中国小麦栽培理论与实践》、《中国南方小麦》、《小麦抗逆高产栽培技术》、《图说二十四节气 躬耕田园》等专著14部。作为主要完成人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

招生专业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研究方向作物产量、品质形成生理与抗逆栽培调控技术。

联系方法Tel0514—87979300Emaillicy@yzu.edu.cn

主持的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主推品种冻害发生特点及减灾调控途径,310006832011/01-2013/12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弱筋小麦产量品质提升途径,2023YFD2300200,2023/11-2027/12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江苏苏中稻茬小麦机械精播与壮苗早发技术熟化与示范,2018YFD03008022018/01-2021/06

[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苏中稻-麦周年优质高产关键技术与模式,2017YFD03012052017/07-2021/06

[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江苏苏中稻茬麦产量与效率层次差异形成机制与丰产增效途径,2016YFD03001072016/01-2021/06

[6]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稻茬小麦机械匀播壮苗与优质绿色施肥关键技术集成BE2020319-12020/07-2023/06

[7]    江苏省科技支撑项目:稻茬晚播小麦抗逆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BE20124672012/10-2014/10

[8]    扬州市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药隔至减数分裂期低温对小麦育性的影响及减灾调控途径研究,YZ20170982017-2020

[9]    扬州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技人才,稻秸还田条件下小麦高产抗逆栽培调控途径及其机理研究,YZ20140352014/06-2016/06

发表论文

[1] Chunyan Li, Dongdong Zhou, Ting Fan, Megnyao Wang,Min Zhu, Jinfeng Ding, Xinkai Zhu, Wenshan Guo*, Yong-cheng Shi*. Structure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wo waxy wheat starches. Food Chemistry, 2020, 318, 126492. 2区,IF 7.514

[2] Kaimin Zhao, Yuan Tao, Mingmin Liu, Didi Yang, Min Zhu, Jinfeng Ding, Xinkai Zhu, Wenshan Guo, Guisheng Zhou, Chunyan Li*. Does temporary heat stress or low temperature stress similarly affect yield, starch, and protein of winter wheat grain during grain filling? Journal of Cereal Science, 2022, 103:103408 (3区,IF 3.616)

[3] Chun-yan Li, Andrew L. Mense, Lauren R. Brewer, Chuan Lau, Yong-Cheng Shi*. In Vitro Bile Acid Binding Capacity of Wheat Bran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2017 Cereal Chemistry. 2017,94 (4): 654-658 4区,IF 1.984

[4] Yuxue Zhang, Shengnan Su, Mirko Tabori, Junjie Yu, Denise Chabot, Bahram Baninasab, Xuelian Wang, Bao-Luo Ma, Chunyan Li*, Shahrokh Khanizadeh*. Effect of Selected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on Yield and Stem Height of Spring Wheat in Ontario.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2017, 9 (12): 30-42.4区,IF 1.416 

[5] Xu Dongyi, Ding Jinfeng, Yang Didi, Jiang Wenyue, Li Fujian, Zhu Min, Zhu Xinkai, Li Chunyan*, Guo Wenshan. Strip Tillage Improves Grain Yield and Nitrogen Efficiency in Wheat under a Rice–Wheat System in China. Agronomy,2022,12(11):2698

      [6] Xin Liu, Dongdong Zhou, Cunhu Dai, Yangyang Zhu, Min Zhu, Jingfeng Ding, Xinkai Zhu, Guisheng Zhou, Wenshan Guo, Chunyan Li*. Difference in starch structure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between waxy wheat and non-waxy wheat subjected to temporary heat stress during grain filling. Agronomy-Basal, 2023, 13,2067

      [7] Chunyan Li*, Jing Yang, Min Zhu, Jinfeng Ding, Xinkai Zhu, Guisheng Zhou, Wenshan Guo. Urea amendment alleviated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damages and 

          yield loss of winter wheat subjected to low temperature stress at jointing stage.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2022, 98(3):589-598

[8] 高芸,张玉雪,马泉,苏盛楠,李春燕*,丁锦峰,朱敏,朱新开,郭文善,春季低温对小麦花粉育性及粒数形成的影响,作物学报,2021,47(1):104-115

[9] 王梦尧,马泉,陶源,张明伟,丁锦峰,朱敏,李春燕*,朱新开,郭文善,稻茬过晚播扬麦25产量形成与氮素积累利用特征,麦类作物学报,2021,41(7):886-874

[10] 杭雅文,武威,张莀茜,范婷,李春燕*,周桂生,丁锦峰,朱敏,郭文善,朱新开*. 弱筋小麦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及筛选. 麦类作物学报,2020,40(3):1-8

[11] 李春燕,张雯霞,张玉雪,姚梦浩,丁锦峰,朱新开,郭文善,封超年*,小麦籽粒淀粉与面粉的理化特性差异,作物学报,2018,44(7):1077-1085

[12] 李春燕,杨景,张玉雪,姚梦浩,朱新开,郭文善*,小麦分蘖期冻害后增施恢复肥的产量挽回效应及其生理机制,中国农业科学,2017,50(10):1781-1791

[13] 李春燕,于倩倩,贾晴晴,张玉雪,朱新开,封超年,郭文善*,扬辐麦4号小麦不同产量群体氮素吸收利用特性,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22(5):1196-1203

[14] 李春燕,徐雯,刘立伟,雷晓伟,杨景,周冬冬,朱新开,郭文善*,药隔至开花期低温对小麦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麦类作物学报,2016,36(1):77-85

[15] 李春燕,徐雯,刘立伟,杨景,朱新开,郭文善*,低温条件下拔节期小麦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应用生态学报,2015,26 (7):2015-2022

[16] 李春燕,陈思思,徐雯,顾骁,朱新开,郭文善,封超年*. 苗期低温胁迫对扬麦16叶片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作物学报,2011,37 (12):2293-2298

[17] 王慧,张明伟,雷晓伟,余明杰,顾后文,李春燕*,朱新开,郭文善,植物生长调节剂拌种对扬麦13茎秆生长及籽粒产量的影响,麦类作物学报,2016,36 (2):206-214 

[18] 徐雯,杨景,邓乐乐,郑明明,郭文善,朱新开,李春燕*,低温胁迫对扬麦16 产量的影响及缓解措施研究,核农学报,2015,29(2):375-382

[19] 徐雯,杨景,郑明明,邓乐乐,郭文善,朱新开,李春燕*,低温胁迫下小麦分蘖期叶片细胞结构及表面糖蛋白变化的差异研究,麦类作物学报,2014,34(3):403-411 


参编著作:

[1]    《图说二十四节气  躬耕田园》,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10ISBN 978-7-5713-1200-8

[2]    《作物栽培学研究实验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6ISBN 978-7-03-056934-9

[3]    《图说农谚》,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12  ISBN 978-7-5537-7317-9

[4]    《小麦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2  ISBN 978-7-5537-5196-2

[5]    《农事实用旬历手册》,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4, ISBN 978-7-5537-3029-5

[6]    《中国南方小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5 ISBN 978-7-5345-9224-9

[7]    《优质弱筋专用小麦保优节本栽培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2, ISBN 978-7-109-10314-5

[8]    《中国小麦栽培理论与实践》,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11, ISBN 978-7-5323-8596-5

获奖情况:

[1]    稻-麦两熟丰产高效绿色栽培关键技术创建与应用,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8完成人,2020;

[2]    小麦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栽培技术集成推广,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第4完成人,2011;

[3]    弱筋小麦扬麦13推广与产业化开发,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第4完成人,2010;

[4]    稻茬小麦‘两主体三配套’精准栽培技术体系,中国作科物科技奖,第2完成人,2017;

[5]    稻茬小麦机播壮苗抗逆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江苏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4完成人,2016。

[6]    小麦五因”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研发与示范,扬州市科技术进步一等奖,第3完成人,2017;

[7]    优质弱筋专用小麦新品种扬麦15及品质调优技术,中国商业科学技术进步奖,第3完成人,2016

制定地方标准:

[1]    李春燕, 郭文善, 朱新开, 高德荣, 束林华, 蒋小忠,扬麦22生产技术规程, DB32/T 3745-2020,  2020-3-20

[2]    李春燕, 朱新开, 郭文善, 束林华, 蒋小忠, 小麦拔节期冻害诊断与补救技术规程,DB32/T2432-2013,2014-1-20

[3]    李春燕, 朱新开, 郭文善, 束林华, 蒋小忠,小麦苗期冻害诊断与防御技术规程, DB32/T2437-2013,2014-1-20

[4]    李春燕, 朱新开, 张容, 陈秀兰, 郭文善, 束林华, 蒋小忠,扬辐麦4号栽培技术规程, DB32/T2439-2013,2014-1-20

[5]    李春燕, 朱新开, 郭文善, 束林华, 蒋小忠,沿江农区弱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DB32/T1953 -2011, 2012-1-10

[6]    李春燕, 郭文善, 朱新开, 小麦原种超稀扩繁栽培技术规程, DB32/T1569-2009, 2010-2-21



2024-6····至今


| 扬州大学 | 工作 | 教授

2010-6····2024-6


农学院 | 扬州大学 | 工作 | 副教授

2012-8····2013-2


|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 | 访问学者

2011-10····2011-12


| 南京师范大学 | 出国英语培训

2006-6····2010-6


农学院 | 扬州大学 | 工作 | 讲师

2004-10····2004-12


遗传育种所 | 德国基尔大学 | 学习交流

2003-9 to 2006.6


扬州大学 |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 博士学位 | 博士研究生毕业

2000-9 to 2003.6


扬州大学 |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 硕士学位 | 硕士研究生毕业

1996-9 to 2000.6


扬州大学 | 本科 | 大学本科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