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高级 硕士生导师
电子邮箱:
入职时间:2021-10-14
所在单位: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办公地点: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华扬西路198号扬州大学扬子津西校区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421
在职信息:在岗
邮编:
通讯/办公地址:
移动电话:
邮箱:
河北衡水人,中共党员,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导,土木工程系新型结构体系及结构可靠性评估团队(负责人:曹大富教授)。本硕博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导师:杨华 教授),英国爱丁堡大学、谢菲尔德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新型高性能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结构防火设计及火后修复加固、低能耗装配式建筑热工节能、新型绿色建材和固废利用等领域研究。
获得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6/15)、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建设领域)、江苏省“双创博士”、江苏省科技副总、扬州市“绿扬金凤计划”优秀博士、第八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扬州)现场赛优胜奖、第七届全国青年教师混凝土结构教学比赛二等奖、扬州大学“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扬州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等奖励荣誉。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教育部“春晖计划”合作科研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以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和扬州大学校级项目10余项,发表SCI、EI等学术论文30余篇,授权专利和计算机软著3项。
担任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防火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钢结构协会防火与防腐分会会员、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会员、江苏省工程师学会会员、America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编委、《新材料·新装饰》编委、《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专家委员、《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青年编委、《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青年编委、《消防科学与技术》青年编委、《Smart Construction》青年编委、《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青年编委以及《建筑钢结构进展》、《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Engineering Structures、Thin-Walled Structures、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Fire Safety Journal、Structur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eel Structures、Applications in Engineering Science、Regional Studies in Marine Science等10余本国内权威期刊审稿人,参编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中国钢结构协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等团体标准4部。
为人随和,认真负责,欢迎有对组合结构、结构抗火、新型材料及结构体系感兴趣的同学报考。
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提出了多种新型高性能结构体系,建立了完善的结构可靠性评估技术,涵盖高性能工程材料研发、装配式建筑体系创新、工程结构耐久性设计与全寿命可靠性评估、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及组合结构的抗震性能、抗火性能设计等。研发的新型结构体系具有承载力高、延性耗能好、施工方便、自重轻、综合成本低等优势,相关技术成果已成功用于江苏省、扬州市的多项建筑、桥梁、道路等领域的项目建设。该技术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件,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相关成果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土木建筑科技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