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131我:祖父史料整理与研究(1)
点击次数:
说 明:作为秦观33世孙,知晓始祖,但对祖父(秦观31世孙,字达明、号定一,1903.11.22生,1951.4.30卒)却没有什么印象。除了父亲、姑姑生前传递的碎片化信息外,其余知之甚少,更无有价值的文字、图片资料。今日,宏志兄偶得80年前介绍祖父生平事迹的文献——《赠秦君定一序》,予我分享。拜读文稿,百感交集,可谓弥足珍贵:既有纪念意义,又有重振“诗史传家”、“孝友传家”家风之价值,堪称续修或编撰家史分册的经典之作,对于身教、启迪和引导我的学子们传承优良家风,正确处理名与利、得与舍、做人与做事(官),也有借鉴意义,故翻译之。按照时下阅读习惯,翻译时对个别语句的次序稍作调整。
秦君定一印象
钱选 . 文(原题:赠秦君定一序)
秦观33世孙兴方.译
当下社会风气每况愈下,人心险恶。凡人稍有得志,便骄横奢侈,气焰嚣张,欺软怕硬,唯利是图,甚至漠视国家法律和社会良序,干尽贪欲之事,靠高利贷大肆敛财,而对于地方公益和百姓疾苦,则极为冷漠。在这个世道,能够做到清廉、公正示人,处处为地方百姓所想、实干的人屈指可数,我的好友秦君定一恰恰是其中之一。秦公虽然在位时间不长,但捐资兴学、造福百姓,当下像这样的人少之又少了!
秦公是奔牛区六一乡人,一贯平易近人,且德高望重。早年从事教育,后被推举为本乡乡长。当年,我既惭愧又很荣幸能与秦公共事,分管本乡百姓教育培训之事,主要训练壮丁。空闲或工作之余,秦公常与我畅谈从政得失,其见解独到,与众不同,令我感叹:正如蛟龙并非池中之物,一个乡长职位何以施展秦公的才能!果不其然,时日不长,秦公便晋升为武进县第三区区长【注:奔牛区】。到任后,秦公仍然保持谦虚、谨慎、廉洁,与任前别无二致,毫无时下官员的骄横、傲慢!与亲朋好友以礼相处,对百姓以诚相待,并不因为自己当了区长而藐视众人、愚弄草民。尽管任职时日不长【注:1941-1942年】,但做了诸多实事,口碑极好,全区百姓无不褒扬。离职后,秦公仍然保持清正、廉洁,两袖清风,视金钱为万恶之源,淡泊处之,从不求多,恐其祸害子孙。秦公的远见卓识,绝非我们这些常人所能达到。
奔牛区有所丽江初中【注:即目前“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的前身,1933年刘国钧等贤人创办了“奔牛初级中学”,1935年更名为“树人初级中学”,而1937.11-1945年期间又改称“丽江中学”】,办学经费十分紧张,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秦公考虑到这所中学是全区最高学府,一旦停办,众多寒门学子将会失学,于是便带头出资,同时组织社会各方募捐设立基金,新建校舍几十间,使很多穷苦学子有学可上。虽然时局动荡,学校只是勉强维持运转,但他已不遗余力。后来丽江初中校舍林立、绿树成萌,离不开秦公在学校危难之际的倾力支持。
哎,看看当今社会物欲横流、道德沦丧,士大夫们都只谋一已之利,度一时之快,还有谁会关心公益,关注教育事业,造福普通百姓?我的好友秦公,姑且不论其品格有多么高尚,就这几件事,也足以传世。值此续修秦氏家谱之际,略叙生平事迹,昭告世人,激励后生。
原文撰于《秦氏宗谱》1943年版续修成稿前
复载于2017年版第三卷77-78页
2022年12月16日译于扬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