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149论文写在大地(4):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合力
点击次数:
引言:我于1993年挂职担任中外合资湖北咸宁席业咸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04年4月-2007年8月挂职担任扬州市邗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分管科技、质监,协管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以及2017年以来受扬州市国资委之邀担任扬子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的经历,使我对地方政府、企业(资本)及其行为,掌握了更多一手资料,并有更深切的感受,现进行整理。博文0145“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卡点”中提出“两条技术创新之路缺乏合力”问题,现就“合力”作些探讨。
论文写在大地(4):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合力
秦兴方
20230201
在我的博文0145“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卡点”中,提及“卡点”产生的原因——“两条技术创新之路没有形成合力”,并提出了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实施“‘政府化运作’模式下嵌入市场元素”的思路。
在经济学界,十年前谈技术创新采取“政府化运作”,十有八九要被批挨骂!但近两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卡脖子”,特别是美国通过芯片法案围堵中国半导体产业链,日、荷等国在美国威逼利诱下正效仿美国政府实施严格的出口管制措施等残酷的现实,已经表明,随着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越来越成为大国之间博弈的角力场,“市场化运作”根本就是一种幻想!现在我们所需要考虑并积极行动的是:丢弃幻想,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竞争性地方政府优势,汇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各种力量并形成合力,在“‘政府化运作’模式下嵌入市场元素”,找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中国之路!
从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的过程看,科学家、企业家和政府缺一不可。政府的作用主要是为科学家和企业家“搭台”!在地方分管科技工作时,我深切体会到技术创新特别是科技成果转化中政府的重要性。主要是因为,科学家和企业家对于技术创新的认识及其行动并不完全一致。科学家追求技术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先进性,而企业家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市场适用性和规模经济性。在多数情况下,由于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特别是科学家自身的市场意识或者对接市场的能力较弱,因此,科学家和企业家不会自然而然走到一起。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现象,由科学家担任企业负责人的,多数因技术惯性而忽视市场需求引致企业很难做大甚至“寿命不长”。实践表明,需要政府“搭台”——建立联系机制、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特别是技术孵化、产业化平台和出台相关激励政策,找到科学家和企业家之间的最大公约数,才有可能将科技成果真正产业化。否则,即使科学家有最多的专利也只能束之高阁,而难以产业化,这也是我国高校科技专利产业化率极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从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角度说,讲“产学研”不完全准确,必须讲“政产学研”!
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中,需要政府在更高层次的“搭台”。其中,中央政府要充分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平台尤其是国家实验室体系,优化配置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为单位,形成若干由战略科学家领衔、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组成的紧密型协同创新中心,出台特别支持或扶持政策体系。要有效发挥我国竞争性地方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中的能动性作用。竞争性地方政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中国经济奇迹的奥秘(张五常,2009)。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我国地方政府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外资,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则开始转向技术、人才。面对西方世界的技术封锁,为打赢“科技战”,要鼓励地方政府像过去吸引外资一样,联合各方力量,以最大的诚意、最优惠的政策和最宽松的创新环境,吸纳海外高新技术领域领军人才,创造更有利用关键技术突破的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机制体系,应当成为重要的政策取向!
政府的关键作用是形成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合力,而关键核心技术本身的突破,归根到底要靠科学家和企业家!前者是关键核心技术的供给者,后者是关键核心技术的需求者,供给决定需求,但需求也创造供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形成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合力,政府“搭台”固然重要,但要“唱好戏”,更需要创造科学家潜心投入和企业家全力投入的制度环境!为此,一定要突破科学家单位所有制的框架,一定要尊重科学家创造性劳动及其规律,一定要将科学家从繁锁的评估、评审、评奖、考评和报账事务中解脱出来……!对于投身于关键核心突破领域的企业家及其企业,一定要从科技、产业、税收、金融、汇率和收入分配等政策上全力支持或扶持,一定要从政府服务、社会舆论、容错等方面创造有利于突破的软环境!
不同于一般技术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真正能让政府、科学家、企业家形成合力的,是战略科学家!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具有深厚科学素养、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科学家”(2021年)。为此,需要从国家层面大力培养、引进、发现战略科学家,发挥其担纲“国之重器”的作用,在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中形成由战略科学家“领衔”、中央政府“搭台”、地方政府“伴奏”、科学家和企业家共同“唱戏”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