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171论文写在大地(18):技术创新如何发生——居民的需求信号?
点击次数:
前 言:我于1993年挂职担任中外合资湖北咸宁席业咸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04年4月-2007年8月挂职担任扬州市邗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分管科技、质监,协管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以及2017年以来受扬州市国资委之邀担任扬子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的经历,使我对地方政府、企业(资本)及其行为,掌握了更多一手资料,并有更深切的感受,现进行整理。今天讨论技术创新需求侧居民发出的需求信号。
居民的科技需求信号
秦兴方
20230320
在我国经济学理论研究和经济实践中,人们对于居民需求缺乏足够的重视。在理论上,尽管居民需求尤其是生活消费需求是生产的最终目的,事实上人们也都在追求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消费,而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揭示了消费具有生产性,西方经济理论也将消费看作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引擎之一,但学术上仍习惯于将消费与耗费丶浪费联系在一起,多少带有一些贬义,而节约、节俭意是典型的“经济学正确”。在实践中,我在地方挂职三年多时间参加的历次区委、政府决策会议上,消费问题从来没有纳入议题,似乎这完全是私人决策,尽管那一时期中央政府已开始强调发挥消费的经济增长引擎作用。
在我看来,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由温饱、小康、全面小康向基本现代化的转型,满足居民需求、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只是经济增长引擎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最终目标或本质特征。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新经济的迅猛发展,居民消费的性质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即不仅强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消费的生产性功能和西方语境下有效人力资本供给功能,而且正在显现其创造性、创新性!“生产性”主要体现为居民消费、消耗生活资料——生存资料丶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过程,是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也是人力资本投资过程,生产和再生产出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所需要的劳动力和高素质人力资本。“创造性或创新性”则体现在新技术嵌入居民消费,既强化了居民消费者与劳动力供给者、人力资本投资者的角色融合,又促使居民消费与生产、流通、技术创新的理念、对象丶方式、手段之间的交互作用,居民消费者角色与创业者丶创新者角色出现了融合趋势。在各类角色交叉融合中,居民消费不再只是消耗使用价值,而且是创造价值、创新理念乃至催生新技术、新产品的过程。在科技创新领域,充分认识和把握科技创新需求侧居民的消费需求特征、规律和趋势,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此,不妨以智能手机为例说明问题。
众所周知,电话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科技创新。尽管人们对于电话机到底是由美国人贝尔,还是由意大利人安东尼奥.梅乌奇发明的还有争议,但在这里并不重要。我们要讨论的是:从固定电话发展到移动电话,而移动电话中从起初的“大哥大”,到普通手机,再到目前不断更新的智能手机,不仅通讯工具本身的质量、效率和功能产生了巨大变革,而且通讯工具的性质也发生了革命,对于很多人来说,智能手机不只是消费资料,而且成为生产资料、投资工具和创新手段,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推动了通讯工具的创新?在现行的研究中,人们大多是从科技创新供给侧强调了科学、人才对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强调了科技创新成果对于居民消费的引领、引导功能,但忽视了科技创新需求侧居民需求对于科技创新的功能!事实上,从“大哥大”到目前不断更新的智能手机,一方面是科技创新成果与居民有效需求有机衔接的结果。在现代市场经济下,任何科技创新成果或者新产品、新服务,只有被居民所接受、交换并消费,才能真正成为有用的成果,科技创新供给侧创新者、技术研发者、推广者等相关主体的利益目标方能实现。从“大哥大”演进为智能手机,既有科学促进技术更新替代的因素,也有市场有效需求逐步递进的影响。无论是手机的功能还是款式,如果不符合居民的有效需求,任何创新成果都只能束之高阁!这也就是很多企业家追求“永远高于市场半步的技术”,而不一定是尖端技术的内在原因。
另一方面,科技创新成果的不断更新,也是消费者角色不断升级的结果。在科技进步过程中,居民消费产品与服务、消费方式和手段的技术化趋向越来越明显,带动了居民消费者角色的不断升级和相关角色的交叉融合。由此,居民在科技创新需求侧也就由一个被动角色向主动角色转变,对科技创新的有效赋能性不断增强。仍然以手机为例,在智能手机产生以前,手机主要发挥通讯工具功能,没有对居民的消费者角色和在科技创新中纯粹作为创新需求反馈者角色产生质的变化。然而,从智能手机产生以来,消费与交换、生产环节日趋交融,科技创新需求侧与供给侧交互作用日益加强,特别是,消费者与创业者、创新者角色日趋融合和需求动机、层次的不断升级,直接推动着手机功能由通讯工具向学习、娱乐、商务、工作等领域的拓展,强化了智能手机的影音娱乐、家庭教育、商务出行、运动健康等智慧化生活和工作场景的打造,驱动着智能平板、可穿戴、智慧屏、家庭数据控制中心等新产品的问世,从而指引着手机终端关键底层技术领域云、网、端、芯综合通讯能力的提升,以及芯片、算法、操作系统和网络架构等技术的持续创新!
既然居民的消费者与劳动力供给、人力资本投资者、创业者等角色相联系并日益融合,那么,融合中其他角色对科技创新的影响也会产生新变化,但这些更多是科技创新供给侧的问题,在此不再作进一步讨论。只想强调一句话:居民消费者角色的升级直接推动着其他角色的升级,间接提升了他们对科技创新的驱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