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兴方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正高级

博士生导师

教师拼音名称:QXF

所在单位:商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经济学博士学位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

学科:区域经济学
农业工程其他专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本科生《数据经济学》自主学习平台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教学研究 >> 本科生《数据经济学》自主学习平台

0231数字经济(22)我的教学(50):中美芯片战的来龙去脉

点击次数:




中美芯片战的来龙去脉


来源:(网络)孤烟暮蝉  2023-07-14 17:33

注:原题为“芯片战的后果,美国比我们更怕,杀不死中国的,只会让中国更强大

    摘自:阿历克斯.帕尔默《“这是一种战争行为”:解码美国对华芯片封锁行动》《纽约时报》中文网,2023-07-13.


7月13日,美国《纽约时报》中文网发表了一篇题为《“这是一种战争行为”:解码美国对华芯片封锁行动》的文章,详细介绍了美国对华芯片战的来龙去脉

这篇文章的篇幅非常非常地长,我以往很少能在《纽约时报》中文网上看到这么长的文章,即便是放眼整个《纽约时报》,这样的大长篇也是不多见的。可想而知,它的作者在这上面投入了多少心血。这我倒是也不奇怪,对于中美两国日后的天下逐鹿来说,至少就目前来看,芯片这个领域无疑是决定成王败寇的关键一环,这一点我想我们和他们应该都能达成共识。所以,美国人会为此专门出一个大长篇,这就显得很自然而然了。

因为这篇文章的篇幅实在是太长了,所以我不可能把它从头到尾给各位同志和朋友复述一遍。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我只选取了部分我觉得文章中比较重要的信息点,如果有对原文感兴趣的朋友,建议参照我上面给出的《纽约时报》文章标题,到各大社交媒体上搜索,我这里就不赘述了。

要点1:美国对华芯片战主要是由一个名叫“美国工业与安全局”(简称美国工安局)的部门来负责的,这个部门在冷战期间和苏联也曾有过交手。半导体和中俄都是美国工安局所关心的问题,但是它的现有人员和资金规模并不足以应对那么多挑战。对此,就连美国商务部副部长马特·波尔曼也忍不住吐槽:“我们要花100%的时间制裁俄罗斯,要花100%的时间应对中国,还要花100%的时间处理其他事务。”

要点2:美国十分、相当、非常、极其地忌惮中国在半导体及其领域内取得的任何一丁点进步,尤其是人工智能这一块。美国要的不单单是中国的止步不前,美国要的是中国的节节败退。

要点3:用美国半导体行业业内人士的话来说,美国的内行人非常清楚对华芯片战究竟意味着什么。“这就是一种宣战行为,我们现在就处在交战状态。”

要点4:对华芯片战初有成效,过去几年华为手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暴跌已经证明了一点。但是要想扼杀中国的半导体行业,只卡华为一家中企的脖子是不够的,所以拜登政府选择了主动为自己拉仇恨,将全中国的半导体科技公司全都打到美国的对立面。这也是他的对华芯片战和川普的对华芯片战的最大不同,川普针对的是个体,而拜登打击的是全局。

要点5:这种对制裁目标国的一整个半导体行业开群嘲的技能,美国人其实也是头一回用,所以美国政府那帮官员现在也是边学边卖。这一招到底怎么使才好?没人知道;这一招到底好不好使?也没人知道。但现在已经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所以包括BIS在内的美国有关机构也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

要点6:以自己在相关领域这么多年来摸爬滚打的经验为标杆打量中国,美国的技术官僚们普遍认为,中国没那么容易啃下半导体这块硬骨头。因为有些问题不是光砸钱砸人下去就能解决的,到底要付出多少试错成本,才能摘下半导体这颗下一次工业革命的新皇冠明珠,个中滋味只有美国这样的过来人才最清楚。

要点7:可话虽如此,但即便是最乐观的美国官员也不得不承认,要说当今世界上还有谁能啃下来半导体这块硬骨头的话,除了中国之外,也没有第二个了。美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清楚中国的潜力究竟有多么可怕,所以就这场对华芯片战而言,美国人内心的感受其实更接近于一种薛定谔的状态:对于这场战争日后可能的发展脉络,只要不细想,他们就很觉得很行;只要一细想,他们就觉得很慌。

要点8:虽然给华为相关业务造成的沉重打击令美国人颇为欢欣鼓舞,但事后冷静下来想想,中国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每年光是进口芯片就要花出去4000亿美元。要不是因为美国的横插一杠,这个数字现在应该还在快速增长之中。

华为的遭遇,再加上拜登政府施放的群嘲技能,现在全中国的半导体公司都有一种唇亡齿寒的危机感。抱团取暖是大势所趋,一旦中国的半导体公司完成抱团,那么中国在相关领域取得革命性进展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增加。到时候中国不光有望冲破美国的封锁和制裁,甚至还有可能会反过来将美国一军,而这恰恰是美国所不希望看到的。

要点9:美国人的脑子并不糊涂,他们也清楚对华芯片战只不过是权宜之计而已。从古至今,人类的历史上就没有什么制裁手段和技术封锁是不能突破的。奥斯曼堵住丝绸之路的行为,催化了西方开辟新航路的进度;美苏高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加速了中国的两弹一星工程。美国人很清楚,他们现在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在争取时间,为日后有可能战胜中国的后来人争取时间。至于后来人什么时候来?能不能战胜?这就是他们不能、也不敢回答的问题了。

要点10:虽然《纽约时报》这篇文章的调子起得很高,但是它的后半部分的基调却是有些晦暗的。在文章的结尾处,作者阿历克斯·帕尔默不无感慨地指出,对华芯片战是一场不公平的较量,以区区美国工安局的螳臂之力,如何能对抗一整个中国的滚滚车轮。这样关乎国运的大事,中国必定会全力以赴。美国工安局的领导希望美国也可以破釜沉舟,因为这同样是关乎美国生死存亡的大事。赌输了那就不是输一两个筹码,而是整个美利坚的皇皇二百五十年基业,甚至都有可能因此而付之东流。

……(省略了作者的感想,便于读者独立思考)。


附:芯片之战 美国中了调虎离山计  (音频来源:静思有我)

       转:美反华议员卢比奥在“中国问题委员会”会议上的讲话

        https://www.toutiao.com/video/7260487013525422653/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