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003 致团队青年教师:奋斗的次序
点击次数:
奋斗的次序
秦兴方(20211216)
非常巧合,一天接待了三位带着“问题”而来的新入职青年教师。其中,一位因申报国家基金项目受到专家批评而来“表决心”,一位因两次被拒稿而来“倒苦水”,还有一位因家庭原因找院长“谈想法”。说实在的,我在这个年龄段也遇到过类似问题。所以,我能够给予的是理解、宽容或包容。三位教师带来的问题看似不同,但也有相通之处——“焦虑”。有的是在不该焦虑的事项上显得过度焦虑,有的则是在该焦虑的事项上却不焦虑!在我看来,处理这些问题涉及到奋斗次序的选择!
人来到这个世界,就会有选择。随着年岁增长,选择会越来越多。当面临多种事项,就会有选择的次序。即使是同一事项,若有多种选择,也会涉及选择的次序。当青年教师告别二十年苦读生涯而入职高校的那一刻,就会面临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选择:工作、事业、家庭的合理安排。这些都需要经历努力、奋斗才有可能成功,有一个奋斗的次序。如果选择不当,轻则走弯路,重则走错路!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毫无疑问,“教书”是天责,是职业生涯的基石,应当放在首位。事实上,教学是你事业奋斗的起点,是最有抓手、最有预期分享成功喜悦的一步,是确立自信的关键一步。你的教学被学生接受、点赞是成功的一小步。每一小步的累加,离成功就会近一大步。尽管这一步事实上也并不容易,但只要你努力了,成功并不太远。当你一入职,切莫被高校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假象所迷惑。事实上,这是一些教师科研搞不好的借口,说到底,这些教师教学也不可能有多好。真正有水平的、成功的教师,肯定是重视教学的。因为,会“教书”、善“教书”的教师不只是的知识搬运工,更是一个“解惑”者、“授道”者和为人师表者。教师最大的快乐是在其职业生涯中始终与年轻人在一起,最大的成功是学生在你的努力下不断取得进步和成功。当你一旦选择了教师职业,就当以教学为出发点!
科学研究是高校教师事业发展的翅膀。在高水平大学里,没有科研成果的教师不可能是一个高水平的教师。但科学研究既要有个人兴趣,在体制内从事科研更要有符合发展需要的研究方向、问题意识、项目支撑和坐冷板凳的精神。从经济管理学科的特点看,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搞科研,都需要“中长期规划现在出发”、“宏观思维微观着手”、“问题导向对症下药”。因此,科研上的成功不可能立竿见影,焦虑是科研最大的“天敌”!刚入职的青年教师之所以焦虑,既有博士生阶段的研究方向与入职后学科发展需求不接轨的因素,但大多与持久作战的心理准备不足和锲而不舍的实干精神不够有关。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国家或地方战略需求几乎“无知”,而这需要“干中学”才能获得。所以,需要的不只是“决心”,而需要更多的时间!
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大多接近“三十而立”的年龄,家庭与工作、事业同样重要,只有安居方能立业。但是,与我们这一代人不同,90后青年人在我们认为应该焦虑的事项上显得并不焦虑!细想,我们的婚恋观通常是以能够找到“伴我终身的”为主,而90后青年人则以“我爱的”+“爱我的”+“伴我终身的”,成功的概率大大降低!所以,我们这一代人的婚姻或组织家庭是可以预期的,而90后的婚姻预期则大大转弱!作为院长,我还缺乏能力完全说服你们将组织家庭作为努力的内容之一并放在优先事项,你们不是还在为专家批评你们国家社科基金选题缺乏问题意识而苦恼、焦虑吗?就送你们一个题目自己去研究吧:90后婚姻预期转弱对我国老龄化加剧的影响机理及其对策研究!
祝你们把握好“焦虑”的分寸,选择好奋斗的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