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兴方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正高级

博士生导师

教师拼音名称:QXF

所在单位:商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经济学博士学位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

学科:区域经济学
农业工程其他专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科研辅导讲座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辅导讲座

0021 2023年国社科选题(5):“扬长避短”

点击次数:

扬长避短

秦兴方

(20221004)


  扬长避短,是耳熟能详的成语。不仅是个体发展的策略选择,也适用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本质是中华民族日益复兴与西方世界相对衰落。对于处在这一历史暴风眼漩涡的中国来说,固根基”是前提,“扬长”(“扬优势”)是保障,而“避短”(“补短板”和“强弱项”)则是关键。在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中,必须从世界变局的高度研究中华民族复兴中的扬长避短。其中,马列.科社、党史党建、政治学等学科的侧重点是如何固根基扬长”——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人口优势、市场优势等,而理论经济、应用经济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侧重点是如何避短”——突破中华民族复兴中外部世界的卡脖子,以及克服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内部重大瓶颈制约。

扬长”的研究一定要突破静态诠释式说教,从历史的、动态的、比较的角度进行系统梳理。为此,中国之是在比较中体现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这是当今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比较研究的重点对象;中国之是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2015年以来中美贸易战、科技战和2020年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彰显了中国的制度优势、市场优势;中国之在不断创新、发展之中,要善于总结、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能沉缅于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中国之是不断变化的,我们曾经为处于制造业价值链的中低端而自卑,但世界大变局下我国工业体系完备的优势已经显现;中国之一定要转化为中国之,需要研究将各种优势汇聚、交融、有效赋能现代化强国的路径,等等。

避短”的研究一定要克服隔靴抓痒的陋习,坚持问题导向、系统集成、精准施策、定点清除。例如,从世界大变局角度“避短”,一定要致力于克服世界舆论场域之短,研究中国话语的世界表达,以世界“能听到”、“听得懂”、“听进去”、“喜欢听”的语言、方式,传播中国声音、中国文化、中国故事;一定要致力于克服经济战实质是科技战之短,研究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关键生产工艺自主可控的制度创新,克服卡脖子,在完善国内大循环畅通、稳定基础上追求国际大循环中供应链的安全、价值链的攀升,探寻一个发展中大国现代化强国的新路子。从建设现代化强国角度避短,一定要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研究发展不充分、不平衡背景下城乡二元结构现代化之短——乡村如何振兴及其现代化,把握乡村振兴中的短板——基础设施供给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研究人的现代化之短——农民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克服农民共同富裕的瓶颈制约,等等。

发展中社会主义人口大国,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世界大变局,是中华民族复兴最重要的外部环境。因此,对我们来说,扬长避短,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从申报项目角度说,只有在把握“国情”和“世情”的前提下,遴选扬我之“长”、避已之“短”的课题,才是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才有可能获得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