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033 2023年国社科项目选题综述:五点建议
点击次数:
2023年国社科项目选题综述:五点建议
秦兴方
20221106
对于高校青年教师,在职业生涯发展中一定要统筹处理好教学与科研关系,两者并不总是矛盾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博文0084)。从事科研工作,既可以凭个人兴趣而为,但在现行考核、评价体制下,建议树立“项目意识”,即围绕国家或部门、地方战略需求,通过申报科研项目而为之(博文0096)。要获得科研项目立项支持,从“科学选题”角度提出五点建议:
1.申报科研项目的次序:①一般要求:申报者务必保持科研初心和定力,保持科研方向(领域)相对稳定性,千万不要随意变换研究方向。可以沿着科研方向向上下游拓展、延伸,至少也应该是旁侧关联(博文0111第一、二部分)!②申报各层次项目的次序:科研项目申报不存在从低级别向高级别逐步积累、攀升的次序,关键是选题适合申报哪个层次的项目!如果选题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则优先申报国家基金或教育部项目;若选题主要解决部门或地方战略需求问题,则申报部省级、厅局级项目。青年教师一定要克服畏惧心理,事实上,各类国家层面的基金项目,都设置了“青年基金项目”(博文0096,0111)!③选题与申请书设计的次序:青年教师一定要将项目选题放在第一位!先考虑选题,在初步进行学术史梳理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说,包括有可能创新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广泛征求同行、专家的意见。如果选题通过了,再进行详细论证,而不是相反!否则,将会事倍功半(博文0111)。
2.人文科学类项目选题:务必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博文0108),坚持学术前沿(博文0111第二部分“高度”),坚持系统思维(博文0113),坚持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博文0112),以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文0107)和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把握历史主动(博文0112)为重点,努力推出具有重大学术创新价值、文化传承意义的标志性研究成果,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贡献。除基础研究外,人文科学类选题也一定要关注国家战略需求,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走出去”(博文0111第二部分“高度”),提升我国在世界变局中的话语主动(博文0112)!人文社会科学类项目选题论证中一般比较含蓄,不一定明示,但好的选题本身就能反映以上指向!
3.社会科学类项目选题:务必坚持人民至上立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或者直接作为研究的对象,博文0108),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四个面向"、"五类问题"和"九个具体问题",博文0106),坚持系统思维(博文0113),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博文0116),以20大报告、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为重点,聚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大问题(博文0101)。以经济管理等学科为例,主要包括:如何有效赋能乡村振兴(博文0102),预期转弱下稳定经济增长(博文0103),新科技革命新经济下数字赋能(博文0114)、融合发展(博文0109)和合理利用资本(博文0104),世界变局中坚持“三个第一”打造现代化发展战略支撑(博文0115)、扬长避短(博文0105)、确保国家安全(博文0110)和赢得战略主动权,掌握历史主动(博文0112)等,努力提出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博文0111第二部分“高度”)。社会科学类项目选题及其论证,必须旗帜鲜明地表明并在研究框架中体现以上指向!
4.妥善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从近年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中得到启示:科研项目申报中一定要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不变”的是瞄准学术前沿或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指国家层面的项目,其它项目则是部门、地方或委托方战略需求),申报者的科研初心和定力、相对稳定的科研方向、自身的研究基础、区域特点和申报单位学科特色或在国内有竞争优势的研究长项(对地方高校申报者来说尤其是重要),以及选题(研究问题)本身的清晰表达、研究边界和合适体量(博文0111第二部分“宽度”),而“可变”的是科研选题的视角、方法(特别是交叉研究方法、大数据应用)和选题本身的语言表达,努力提高选题本身的甄别度(博文0111第二部分“靓度”)。
5.既要克服自卑更要避免自负:申报国家社科项目,自信是很重要的,但也要克服两种倾向。一方面,在地方高校,一些青年教师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总觉得自己申报不了国家项目,即使勉强申报了,通常会陷入对博士生导师及其所确定的研究选题的“盲目崇拜”中,不愿作任何“舍弃”,很难接受对其研究领域的延伸、拓展或研究视角调整,总觉得这是对导师的“不忠”!另一方面,一些有一定研究积累的教师,则通常走向另一个极端——自负,总觉得自己的研究是最牛的,别人都不如我!他们不关心国家需求,听不得别人的修改建议或意见,陷入“自我崇拜”的陷阱!这就是这两类教师“屡战屡败”的主要原因!
说明:从明天开始,重点就“精细论证”进行交流:将自己在申报项目和指导青年教师申报项目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或体会进行归纳提炼,分为五个专题,主要包括:“破题”、“学术史梳理”、“分析框架”、“创新之处”和“研究价值”,供青年老师们参考。有关“科学选题”,主要对博文中选题(1-15)作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同时,再次申明:本博文是我对十一年社科科研管理工作小结的一部分,具有纯公益性、学术研讨性,不具有排他性,可不经我同意自由分享(如表明出处则十分感谢)、交流和作为项目申报选题(含博士、硕士论文选题)的参考,但不作为保证项目立项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