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043 论证细节三原则
点击次数:
论证细节三原则
—— 一致 ● 对称 ● 平衡
秦兴方
20221209
科研项目申报书论证,既是科研能力和水平的体现,也是科研态度的证明。一般而言,研究核心内容的论证主要体现能力和水平,而具体细节的把握反映科研态度。从项目立项角度看,前者起决定性作用,但后者也不可忽视,尤其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有时“细节决定成败”!在项目管理和申报实践中,我们发现,论证细节上重点要把握好一致性、对称性和平衡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也就是,项目申报书尤其是《申报活页》,在字体(大标题、小标题、正文可以区别)、字号(一般按照一、(一)、1、(1)、①的次序)、粗体应用等方面需要有区分度,但行间距、标点符号格式、数字或外文字母格式、图表格式和主要参考文献格式等方面,一定要坚持一致性原则!有时,一条参考文献就可以发现多个问题,如括号用的是全角而其它标点则用是半角、这个文献用的是但全角而另一条文献用的是半角、字间距不一、字体不一等,专家一看就知道是文件转换、复制而来且没有精心处理的,很不严谨。
对称性原则: 活页中主要有三处对称或对应关系:一是“参考文献”与“学术史梳理”的对应关系。通常情况下,一般来说,“学术史梳理”会涉及较多的参考文献,不可能在参考文献中全部反映出来,只能将最重要、权威的文献在“参考文献”中反映出来。但另一方面,“参考文献”中所有条目,都必须在“学术史梳理”中找到相应的出处。一些申报者为将活页填满,简单地复制了若干文献,是很不严谨的。二是“学术观点创新”与“前期研究成果的核心观点”的相互支撑:在论证活页中,“前期研究成果的核心观点”是项目 “学术观点创新”的理论基础或铺垫。但是,从申报实践看,存在以下问题:有些前后完全不搭界,或者完全是两张皮;有些则是“核心观点”很鲜明、很有特点,但本项目“学术观点创新”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甚至根本没有提出学术观点;更多的是“前期研究成果的核心观点”与本项目的关系不大。三是“学术史梳理”、“学术价值”与“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创新”之间的逻辑关系。从根本上说,“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创新”是“学术史”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而“学术价值”则是“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创新基础上对学术贡献的进一步提炼。很多申请书根本不清楚或混淆了三者之间的对应或逻辑关系,论证过程中只是简单地重复,或者根本没有理出头绪。
平衡性原则: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学术史梳理”论证中对他人观点的评价,以及“相对于已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新进展”的说明。前者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他人评价过于极端(不足、缺陷)而对自己的评价过高(“突破”、“填补空白”),缺乏客观性或“平衡性”,容易引起评审专家的反感。后者存在的问题刚好相反,自证本项目研究无价值。很多申报者罗列了一批“已立项目”,但没有说明本项目与已立项目有何不同(研究角度、研究对象或研究重点),有可能作出哪些“新进展”,而只是罗列了已立项目的数量、名称,结果是自己通过搜集材料证明:本项目没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