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兴方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正高级

博士生导师

教师拼音名称:QXF

所在单位:商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经济学博士学位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

学科:区域经济学
农业工程其他专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科研辅导讲座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辅导讲座

0465 项目辅导(218)2025选题范围9-9:再论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和方法(习近平)

点击次数:

引  言:2024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引向深入,引导全党全国人民坚定改革信心,更好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其中,特别强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所取得的“重大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为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宝贵经验”;“守正创新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守的重大原则”;“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讲求科学方法”,需要重点处理好“四对关系”;“高级干部担负着推进改革的重要职责”,要“广泛凝聚共识、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确定的一系列重大举措,把各项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落实到位,打好组合拳”。因为0416篇有“习近平总书记论改革方向和方法”专题,而本次讲话有一些新表述、新论断(如“增强改革取向的一致性”。注: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是“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即把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都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是改革方法论的新发展,故单独成篇,取名“再论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和方法”。研究时,建议将第0416篇和第0465篇结合起来。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


 

 来源: 新华社  2024-10-29 18:02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
李强主持 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出席

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29日上午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引向深入,引导全党全国人民坚定改革信心,更好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主持开班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国家副主席韩正出席开班式。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具有划时代意义。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重大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最壮丽的篇章之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续写“两大奇迹”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也为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宝贵经验。

习近平强调,守正创新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守的重大原则。我们的改革是有方向、有原则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都是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体现党的性质和宗旨,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根本利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坚持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始终朝着总目标指引的方向前进,该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不改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实践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全面协调推进各方面改革,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习近平指出,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讲求科学方法,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以改革之力完善法治,进一步深化法治领域改革,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好发挥法治在排除改革阻力、巩固改革成果中的积极作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平等保护全体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坚持破和立的辩证统一,破立并举、先立后破,该立的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在立的基础上及时破,在破立统一中实现改革蹄疾步稳。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外贸、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处理好部署和落实的关系,改革方案的设计必须把握客观规律,注重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增强改革取向的一致性,建立健全责任明晰、链条完整、环环相扣的工作机制,强化跟踪问效,推动改革举措落实落细落到位编者注:简称“四对关系”

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担负着推进改革的重要职责。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以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的政治勇气,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铲除顽瘴痼疾不含糊,应对风险挑战不退缩,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推进改革,系统布局、谋定而动。

习近平指出,广泛凝聚共识、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顺利推进改革十分重要。要切实做好改革舆论引导工作,加强正面宣传,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加强对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些重大理论观点的研究和阐释,特别是加强面向基层和群众的宣传、解读,及时解疑释惑,回应社会关切,广泛凝聚共识,筑牢全党全社会共抓改革的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引导干部、群众增强大局意识,正确对待改革中的利益关系调整和个人利害得失。

习近平最后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确定的一系列重大举措,把各项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落实到位,打好组合拳,切实抓好后两个月的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李强在主持开班式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论述精辟、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针对性、指导性,对于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全面准确理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大原则、科学方法,坚定改革信心、把准改革方向、强化改革责任、汇聚改革合力,推动各项改革举措精准落地见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带着使命学、带着责任学、带着问题学,深刻理解把握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创造性地抓好改革任务落实。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党员副委员长,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党员副主席以及中央军委委员出席开班式。

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中央管理的金融机构、企业、高校,解放军各单位和武警部队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研讨班。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及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开班式。


时政新闻眼|


习近平给“关键少数”上的这一课,释放哪些重要信息?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2024-10-30

 

10月29日,面向“关键少数”的重要一课,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阐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坚持守正创新、讲求科学方法、营造良好氛围提出明确要求。

这堂“关键一课”有着怎样的重要背景?总书记的讲话释放哪些重要信息?《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

面向“关键少数”的重要一课

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或中央全会作出事关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之后,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是我们党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推进决策部署落实的重要方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此类专题研讨班一般在每年年初举行。今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7月份召开。3个月后,贯彻全会精神的专题研讨班举行,这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此类专题研讨班首次在当年第四季度举行。

此次专题研讨班的学员包括: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中央管理的金融机构、企业、高校,解放军各单位和武警部队主要负责同志。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对全党全社会具有风向标作用”

组织“关键少数”以专题研讨班的形式集中学习、研讨交流,有利于进一步统一思想、汇聚合力、推动落实

此次研讨班,聚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意义重大,时机关键。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总书记强调,“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全会闭幕至今已满百日。全会召开以来,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全面深改委会议等重要会议,并赴东中西部地区考察调研,强调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力抓好改革任务的组织实施。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交出一份沉甸甸的“百日答卷”。

在此背景下,总书记为“关键少数”上关键一课释放鲜明信号,也就是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不断引向深入,引导全党全国人民坚定改革信心,更好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

坚持守正创新:重点强调一个重大原则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绘就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景图”。如何引导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全面准确理解全会精神,深刻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大原则、科学方法?如何把“大写意”转化为“工笔画”“施工图”?习近平总书记在“关键一课”中指明方向。

全会以“六个坚持”指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

总书记在10月29日的开班式上,重点强调了“守正创新”这一重大原则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往什么方向走,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总书记思虑深远,多次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

全会前夕,总书记在山东济南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时鲜明指出,“要坚持守正创新,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同时要敢于创新,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

全会期间,总书记再次强调,坚持守正创新,既要有道不变、志不改的强大定力,又要有敢创新、勇攻坚的锐气胆魄,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

10月29日的讲话中,总书记再次强调,“该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不改”。

关于“守正”,总书记说,我们的改革是有方向,有原则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以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都是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关于“创新”,总书记强调,要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实践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全面协调推进各方面改革,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讲求科学方法:重点阐释一组辩证关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改革任务千头万绪,如何抓好落实?

“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讲求科学方法,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在10月29日的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重点阐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把握好的“四对关系”: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坚持破和立的辩证统一,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处理好部署和落实的关系

关于改革与法治,总书记曾经打过一个比喻:两者“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

在这次开班式上,总书记强调,既要“以改革之力完善法治”,也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

关于破与立,总书记也曾作过形象比喻:“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

在开班式讲话中,总书记强调,破立并举、先立后破,该立的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在立的基础上及时破,在破立统一中实现改革蹄疾步稳。

关于改革和开放的关系,总书记有过深刻阐述:“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必然要求开放,开放也必然要求改革。”

在这次开班式上,总书记指出,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外贸、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总书记曾指出,“改革要重视谋划,更要抓好落实。”

在开班式讲话中,总书记强调,建立健全责任明晰、链条完整、环环相扣的工作机制,强化跟踪问效,推动改革举措落实落细落到位。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干部既要当改革促进派,又要当改革实干家。

在这次开班式上,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担负着推进改革的重要职责。要“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铲除顽瘴痼疾不含糊,应对风险挑战不退缩,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要发挥“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又要广泛凝聚共识、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在开班式讲话中,总书记强调,要切实做好改革舆论引导工作。要加强对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些重大理论观点的研究和阐释。要引导干部、群众增强大局意识,正确对待改革中的利益关系调整和个人利害得失。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说,“我们应当坚定一种信念,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一定可以成功。”

坚定改革信心、把准改革方向、强化改革责任、汇聚改革合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将为中国式现代化开辟广阔前景,中国改革开放将谱写新的壮丽篇章。

 

监制|申勇 龚雪辉

主笔|时冉

记者|张璟 郭鸿 程铖 范一鸣 龚琬茹

视觉|陈括 张晶



第一观察|


抓好改革这项“系统工程”,总书记阐明四对关系

 

来源:新华社  2024-10-30

 

“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讲求科学方法,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

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抓好改革这项系统工程需要处理好的四对关系。


(一)要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

       法者,治之端也。

新时代以来,改革与法治始终同频共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分别把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主题并围绕相关重大问题作出决定,二者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围绕改革和法治的关系,这次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以改革之力完善法治,进一步深化法治领域改革,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从编纂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到修改环境保护法,织密生态保护法网,再到修订公司法,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国家立法节奏更快、质量更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臻完善。

总书记同时强调,更好发挥法治在排除改革阻力、巩固改革成果中的积极作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平等保护全体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有良法,方能促善治。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部署“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再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深化立法领域改革”……积极发挥法治引导、推动、规范、保障改革的作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改革难题、巩固改革成果,全面依法治国的突出成效充分彰显,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


(二)要坚持破和立的辩证统一

破与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事物变革创新的一对辩证关系,蕴含着破立并举、革故鼎新的先贤智慧。

2022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深刻指出,“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够未立先破”。

破与立,重在辩证统一,也难在辩证统一。

如何坚持破和立的辩证统一?这次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破立并举、先立后破,该立的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在立的基础上及时破,在破立统一中实现改革蹄疾步稳。”

其中的导向格外清晰:不能简单地“以破代立”,也不能片面地强调“破字当头”,既要勇于“破”,也要善于“立”,对于破什么、立什么,如何破、如何立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辩证取舍、推陈出新,确保改革得其法而事半功倍。

既要有大刀阔斧的“破”,更要有统筹谋划的“立”。回顾新时代以来的改革举措,既有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的魄力,也有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智慧,二者融会贯通,推动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三)要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推动改革与开放相得益彰。

这次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外贸、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向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2024年度颁奖晚宴致贺信强调“中国将加大制度型开放力度”,在福建考察时要求“福建和厦门要适应形势发展,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对接国际高标准深耕细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扩大制度型开放提出明确要求、指明发力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排名中,位次逐步提升。要进一步加快国内制度规则与国际接轨,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才能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和高质量发展。


(四)要处理好部署和落实的关系

推动改革落地见效,抓落实至关重要,同时也要坚持系统观念,提高改革整体效能。

围绕部署和落实的关系,这次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方案的设计必须把握客观规律,注重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增强改革取向的一致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中央全会部署的改革举措,都及时制定实施规划,明确改革任务分工和成果形式,跟进开展督办督察,实现改革任务梯次接续、前后衔接、纵深推进。

越是重大的改革举措,对关联度、协同性的要求也就越高,越不能单打独斗、单兵突进,更不能打乱仗、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注重突出重点、系统集成,做到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

确保改革取得实效,还必须根据改革形势任务变化和改革工作新情况新特点,不断完善改革工作体制机制和工作方式方法,以改革的办法推进改革。

正如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强调的:“建立健全责任明晰、链条完整、环环相扣的工作机制,强化跟踪问效,推动改革举措落实落细落到位。”

 

策划:张晓松

主笔:孙少龙

视觉:张惠慧 孙鹏程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责任编辑:范广玲

 



一见·


“这两件事要‘两手并用’”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2024-11-05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百天之后,10月29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一段“摸着石头过河”的论述发人深思:

“有些人讲,都什么年月了,还搞摸着石头过河,不是保守、胆小吗?”

“熟门熟路的改革,就像在游泳池,标着线,哪儿是浅水区、哪儿是深水区一目了然。到湍急的河里,不得摸着石头过河?并不是说改革开放搞了几十年了,现在什么问题都摸清楚了。如果都摸清楚了还要什么改革呢?”

“把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结合起来”,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特征之一。

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两个词。

一个词是“两手并用”。

“对于胸有成竹的、思虑缜密的,那就要搞顶层设计;对于心里没底的、还不成熟的,就摸着石头过河,这两件事要‘两手并用’。”“两手并用”的统筹,蕴含着对“知”和“行”的协调。

一个词是“先立后破”。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更应突出破立并举、先立后破。”关于破与立的优先序,既事关顶层设计的运筹摆布,也牵涉摸石头的步骤章法。

顶层设计重系统思维、整体战略,摸着石头过河重敢闯敢试、基层探索。

矢志复兴的民族,在顶层设计框架下摸着石头大胆地试、勇敢地闯,一步步向前蹚。

 

责任编辑:杨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