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兴方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正高级

博士生导师

教师拼音名称:QXF

所在单位:商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经济学博士学位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

学科:区域经济学
农业工程其他专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传道解惑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教学研究 >> 传道解惑

0127传道(14):上大学的意义

点击次数:

 引  言:从2019年担任商学院院长到2022年卸任,每年都要为入学新生撰写并致欢迎词。最近,刚好有学校邀请我与2022届全体新生对话。因此,利用这个机会,将三年的致词总结、提炼一下,也算自己对本科人才培养的一点感悟或体会!现将对话的“概要”公开,供讨论!



上大学的意义

——与***大学新生的对话

概   要

秦兴方(20221229)


亲爱的***新同学们:

非常荣幸受到贵校的邀请,与大家讨论“上大学的意义”。这既是思想碰撞,也是自我教育!

邀请我来对话,不是因为自己有多大成功。按照常人评价,我的起点要比在座的同学们低很多,但我的经历对同学们更有可比性。我没有考上中国顶尖大学,不是本科学校,而是一所普通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按照现行“评价标准”,我在高校是找不到工作的!然而,正是这所学校,我遇到了几位好老师,他们不仅引导我好读书、读好书 ,教会我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言教和身教,让我真正明白了“舍”与“得”的辩证关系、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懂得了“德性”、“品性”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正确指向!所以,我在评上教授、二级教授后,个人简介中从来没有、事实上也不能忘记自己的“出身”!在我看来,无论进入何类大学,人际发展差异并不完全由学校层次决定,还取决于你在大学中得到的修行——学习、熏陶、交流、感悟、体验,以及由此带来的“德性”、“品性”和“技法”提升。

邀请我来讲演,也不是因为我教授的学生都是成功的。事实上,他们中既有非常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教训。但是,我从专科学科到985高校研读的经历、三十多年人才培养的典型案例,以及长期开展社科研究中,发现了如下规律: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差异(“结果”),不只是取决于“起点”——挑个“好大学”、选个“好专业”,在多数情况下更取决于你在大学修养的“过程”,包括“德性修养”、“品性修养”和“技法修养”。一方面,如果说“人之初、性本善”是人的“德性”和“品性”的起点,则你在上大学以前由父母、家庭和社会共同影响所形成的德、品 “习性”是第一次转型,而上大学的意义正是在于按照“大丈夫”的要求对你的“习性”进行修正、完善和提升,是第二次重大转型!当然,第二次转型能否成功,既取决于“习性”尤其是“恶习”的程度,也取决于学校、教师的培养能力和水平,还取决于学生的悟性等多重因素。所以,大学不是万能的,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大学,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转型成功!有些上了顶尖大学的学生毕业后之所以屡战屡败,与“习性”转型困难有关。相反,一些普通大学的学生能够脱颖而出,成功的“习性”转型是关键!另一方面,“习性”转型很重要,但并不能保证你是一个成功的人!从人才培养的经验看,你要取得成功,在大学时代,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但是,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即“技法修养”更加重要。因为,大学毕业后,专业与职业经常“不对口”。多数情况下,需要你“干中学”!如果你掌握了“技法”,就找到了成功的钥匙!

在座的多数同学刚刚举行过成人礼,踏入大学校门是成人中最重要的一段经历。我要告诉你们:上大学的意义决不只是像传统的师徒关系,灌输知识、技能,否则,所有大学都只是职业培训所!关键是,你在大学期间能否学会感悟和自我反省,学会发现并主动结识良师与益友,从而助你提升“德性”、“品性”和“技法”!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是大学毕业,有人“高开高走”,甚至“低开高走”,而有人则“高开低走”的主要原因!

在大学里,有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主要由专业教师讲授,我将围绕“德性修养”、“品性修养”和“技法修养”等共性话题,与大家交流。从高要求出发,希望你大学毕业后成为“五位一体”的成功者!就低目标而言,至少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令人尊重的人!

对话的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