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兴方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正高级

博士生导师

教师拼音名称:QXF

所在单位:商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经济学博士学位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

学科:区域经济学
农业工程其他专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城乡融合团队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城乡融合团队

0005 致团队成员的新年礼物:《体制.目标.人》

点击次数:

新年礼物:《体制.目标.人》

秦兴方

20220101)

  30年前的元旦,因为是家乡人,所以,受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研究生会指派,去厉以宁老师家,拜年的同时邀请他节后来人大经济学系为研究生们作一场有关经济体制改革取向的学术报告。说实在的,鉴于老师当时在国内学术界巨大影响,我怕他会绝,而且作好了被拒的心理准备。但是,出乎预料的是,老师在听完我们的打算后,不仅表示可以抽时间与人大学子交流,而且还赠送一本1986年出版的专著——《体制.目标.人——经济学面临的挑战》。作为学生,能够得到一本著名学者赠送的著作,激动之情不下于90后得到名星的签名!

  厉以宁主要从企业和国家的层面,针对企业经营目标、经济和社会综合目标,如何从集权走向分权,有效人的内生动力,提出了经济学者们应该进行的若干思考,倡导从“体制”、“目标”、“人”三个层次构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样的观点无疑是非常“激进”的,由此引发了很大的争论于当时还缺乏经济学理论功底,难以真正参与学术界的讨论中去但是,收到这份礼物后的30多年里,从这本书所得到的收获是巨大的。其中,最大的收获之一是方法论的启示。

   作为教师,我们不只是知识的搬运工。教给学生的不只是知识,更主要的是方法。其中,构建一种有效的分析框架极为重要。否则,你培养出来的学生充其量是高级瓦匠,但绝对不可能是出色的建筑师。高楼大厦是由建筑师设计的,而瓦匠只是施工者。要让你的学生成为建筑师,教师本身也必须是建筑师,而且是更加高明的建筑师!不仅自然科学教师是如此,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也是如此。所以,研究生毕业后,我读书学会了首先把握体系与结构;上课不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首先厘清课程体系、层次与关系;申请科研项目特别注重研究框架设计;论文写作首先搭框架……。

   这一礼物对于我开展行政工作的帮助也很大。研究生毕业后,除了主业——教书育人外,我还挂职担任过企业副总经理、副县(区)长,以及学校内部处长、院长等职位,尽管岗位不同,但在我看来,干好工作的原理基本相同,即搭建好“目标——体制或机制——人”的工作框架,即明确长、中、近期工作目标并细化工作指标,选择相互搭配使用的激励、“保健”、约束三大调节机制,分类作用于不同的目标主体(参见附件)!当然,结合各岗位工作实际,不断总结提炼工作经验,把握工作规律也极其重要。

   事实上,对于任何人来说,这一框架都有可借鉴之处:有一个确实可行的目标,找到合适路径及其实现机制,久久为功,你不想成功都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