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兴方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正高级

博士生导师

教师拼音名称:QXF

所在单位:商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经济学博士学位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

学科:区域经济学
农业工程其他专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科研辅导讲座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辅导讲座

0024 2023年国社科选题(8):人民至上

点击次数:

人民至上

秦兴方

202210241101修改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中的第一条,是最重要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报告全文,是新时代我们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在大会报告第二章(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强调:“……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人的全面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标。在大会报告第三章(党的使命任务)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在规划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时指出: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毫无疑问,坚持人民至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标,是我们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遵循,也是2023年国社科选题的重要方向。关于人民至上、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阐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列...科社等学科的主要任务(具体选题也需要有新视角)。对于其它学科,尤其是理论经济、应用经济、管理学、法学、社会学、体育学和文学、艺术学等学科来说,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及由此决定的人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尤其是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行选题并深入研究!基于这一认识,结合大会报告对未来重点工作的部署(特别是一些具有原创性的思想或提法),2023年国社科项目申报中,以下领域值得重点关注并作为选题参考(注:引号内为二十大报告原文):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科学”的科学阐释研究(艰巨性和复杂性)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或“坚决防止两极分化”政策体系研究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科学阐释及其实现机制研究

★“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研究

★“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研究

★“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研究

★“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研究

★“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研究

★“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研究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科学阐释研究

★公共服务“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研究

★“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研究

★“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研究

★“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研究

★“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研究

★“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研究

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研究

★“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研究

★“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研究

★“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研究

…………

附件:原版、现稿和我的论文《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中国样式》(《教学与研究201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