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兴方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正高级

博士生导师

教师拼音名称:QXF

所在单位:商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经济学博士学位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

学科:区域经济学
农业工程其他专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科研辅导讲座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辅导讲座

0035国社科项目“专业设计”(2):学术史梳理

点击次数:

学术史梳理

秦兴方

20221109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无论是申报项目还是撰写高水平论文,在初步确定研究选题后的第一步,是进行学术史梳理(文献综述)。“学术史梳理”,既有可能是信息完全丶结构严谨、一气呵成地证明本项目前沿性的佳作反之,也可能是地一张自证本研究科研态度一般丶功底明显不厚丶内容东拼西凑的证书

  一般而言,之所以要进行“学术史梳理”,就是要告诉受众或评审专家以下五个关键信息:①本项目所研究的问题(一定要提炼出“关键问题”而不是“关键词”)从何而来,即可以追溯到何时何人何观点(起点)。②这一问题的研究演进,即经历了哪些阶段,其思想或观点是如何演进的(过去)。③目前态势,即目前在这一问题研究上关注的重点或难点(现在)。④这一问题的研究动态或趋势(将来)。⑤本项目研究与“学术史梳理”特别是与研究趋势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说明两者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以证明本项目研究的前沿性、前瞻性

一篇好的“学术史梳理”,至少包含以下四个关节点主题鲜明突出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一般有三个关键词,但学术史梳理不是围绕关键词展开,需要归纳提炼成一个核心学术问题或重大实践问题,并以这一问题为主线展开梳理,将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紧密结合。否则,学术史梳理就有可能变成东拼西凑的“拼盘”或者“杂烩”!学术思想(观点)权威且论证规范。 学术史梳理不只是文献梳理、人物梳理,更不是这些资料的堆砌(如查阅后发现有***篇或***部文献)!而是对某一特定时期权威或主流学术思想或观点的梳理。从论证规范来说,必须交待何时、何人、提出何种学术思想或观点,并且通过“‘……思想或观点引用’(*人,*年)”的形式展示出来。否则,本部分的论证就缺乏说服力。学术演进转承启合有据学术思想或观点的演进过程(特别是“研究的起点” 、“发展阶段”、“最新进展”)的“脉络”——“转承启合”一定要有科学依据。其中最重要的是,相关学术思想或观点“发展阶段”阶段的划分,最好是学术界公认的。如果是自己提出的阶段划分,一定要有充分依据,如重大历史事件、重大命题的提出、重大政策的出台等,尽可能避免争议。评价恰如其分 在形式上,最好采用述评结合的方式,因为进行不同观点进行综合性评价通常比较困难,当然,针对某一阶段、某一类学术思想进展可以作总体评价,而且,评价宜简洁明了。在内容上,对他人观点少用否定词(研究角度除外),如“几多几少”、“缺陷”等,而对自己所申报的项目,忌用“突破”、“填补空白”等词。总体而言,评价一定要“留有余地”,关键是从中能够证明或体现出本项目研究的价值所在。

另外:①“学术史梳理”与“主要参考文献”必须相互呼应。“学术史梳理”中重要学术思想或观点的出处并不一定需要在“主要参考文献”中全部反映,但“主要参考文献”所涉及人物、时间必须在“学术史梳理”中具有对应关系。②写作结构上,遵循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一致性。例如,“国内学术前沿”、“国际学术前沿”的说法就不很严谨。很多学术问题国内与国外学界的讨论是交织在一起的,很难分国内、国外的前沿。③尽可能避免一般性描述,文字表述需要高度凝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