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兴方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正高级

博士生导师

教师拼音名称:QXF

所在单位:商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经济学博士学位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

学科:区域经济学
农业工程其他专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传道解惑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教学研究 >> 传道解惑

0016我:《资本论》是富矿

点击次数:

引  言:6月19日,我为博士生一年级同学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资本论》[第一卷])课程正式结束了。应同学们要求,现就本课程“结语”中有关方法论的部分内容,用文字方式表述如下,供博士生们进一步学习或讨论。


《资本论》是富矿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资本论>第一卷)》课程结语摘录

秦兴方

(20220622)

      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时,孟氧教授说:一些西方军事院校高级人才培养方案中也设有《资本论》课程,因为,是一本培训宏观思维、系统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好教材。在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洪银兴教授常说:《资本论》是一座富矿,常读常新!这不仅是因为《资本论》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圣经”,而且也是一本市场经济学教科书、一本方法论全书。其方法论价值,大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之法,小到研究问题的具体方法,博士研究生都要学习借鉴。仅从研究问题这一“小”角度看,研读《资本论》第一卷有不限于以下可借鉴之处:

    问题意识:马克思之所以从哲学转向经济学研究,是“问题“驱使——1842-1843年在《莱茵报》工作期间了“要对所谓的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马克思的《资本论》,实际上就是论资本,本质上是论劳动与资本的利益冲突,是要更深层次上回答他在《莱茵报》工作期间所遇到的”难事“。问题意识不仅体现在寻找需要研究的科学问题上,而且体现在分析这一科学问题的过程中。众所周知,《资本论》第一卷中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和资本积累五大范畴的转换,马克思都是通过发现“问题”然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范畴转换并构建剩余价值理论分析框架的。例如,商品物物交换限制了商品交换的广度和深度,于是产生了可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面对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的矛盾,马克思发现劳动力成为商品,从而货币转化为资本,等等。目前,学术界相当一部分研究属于“无病呻吟”,缺乏问题意识,要么没有问题,要么不是真正的科学问题,要么没有找到解决科学问题的“问题“,这是在博士论文选题、研究和写作过程中必须努力克服的。

   研究范式:有人说马克思的《资本论》是“空对空(理论-理论)、抽象难懂,这是没有读懂《资本论》的一个借口。实际上,马克思《资本论》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实践—理论“并最终是”理论——实践”的范式。以第一卷为例,除第一篇属于较为典型的“理论——理论”范式,即批判性地借鉴古典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创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剩余价值理论提供理论基础外,其它部分大多属于“实践—理论“范式,即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资本主义及其劳资关系的演进为考察对象,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进行总结、提炼,创造了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第三、四、七篇,马克思坚持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历史逻辑相统一,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揭示了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性。当然,在具体叙述时,马克思是按照从理论到实践的次序,即先进行理论上的描述(一般是每一篇的第一章或第一节),然后进行实践或案例分析的。也正因为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是基于资本主义实践的研究,所以,在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时,需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在博士论文选题中,需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范畴、理论和方法,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行经验总结、提炼,创新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理论、新思想、新观点。这样,马克思主义理论才会有生命力!

    叙述方法:作为无产阶级的“圣经”,马克思《资本论》属于宏大叙事,即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规律,分析劳资关系矛盾产生、发展、激化及其解决途径。但是,在具体叙述时,却坚持了“微观切入”。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解剖商品的内在结构及其关系作为研究资本主义的起点,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都内含在商品这一元素细胞中;在分析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一般基础上研究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特性;从简单再生产起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特殊性,揭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从个别资本、资产阶级,再到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世界,揭示人类社会的演进规律。这种从简单到复杂、抽象到具体、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历史逻辑相结合的叙述方法,使“宏大叙事”具有坚实的微观基石和科学依据,成为规范分析的典范。在博士生学习阶段,无论是规范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需要学习和借鉴马克思的叙述方法。特别是在实证研究中,你的研究假说是怎么来的?不能凭空想象,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演绎或推论;实证研究的结论也需要借鉴理论的力量,进行科学的解释;实证研究通常有诸多假设或抽象,那么放松假设条件后结论会发生何种变化,特别是抽象掉的因素通常是不可计量的或属于规范性因素,要作深入研究并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或可借鉴的政策建议,需要善于运用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  

    这是从微观层面得出的学习《资本论》对博士研究生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启示仅在这个层面,还有许多值得探究之处,需要进一步去研读、体会和总结、提炼。只要花功夫,收获常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