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博士生《资本论》课程教学平台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教学研究 >> 博士生《资本论》课程教学平台0208我的教学(42)跟我精读《资本论》(28):课程考试要求与样式
点击次数:
《马克思主义经典精读(2)》课程考试要求与样式
秦兴方
20230524
《马克思主义经典精读(2)》,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生培养计划中的必修课程,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资本论》第一卷。现就课程考试方式、要求及其样式说明如下:
一、课程考试形式
为达到“精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目的,克服读书快餐化、知识碎片化,克服浮躁、焦虑,本课程考试采取闭卷考试(时间3小时),并通过试题的结构化设计,考核博士生“精读”的实际效果。
二、试题结构设计
(1)基本要求:①基本原则:试题及其回答,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对于马克思相关理论、观点和方法可以根据变化了客观环境,进行符合学术规范的科学研讨。②考试范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资本论》第一卷。③试卷结构:根据课程大纲要求,重点考核理论掌握、方法掌握和学以致用三个方面的情况,并进行结构化设计。④考试时间:最迟于下一学期第一周举行。
(2)“基本理论掌握”情况,占40%。以每一章解读中“一、概述,2.主要内容”和“二、原著解读”为依据,考核学生掌握精读的每一部分的整体情况(试题类型1)和具体情况(试题类型2)。
(3)“研究或分析方法掌握”情况,占20%。以每一章解读中“一、概述,1.总体框架”和“三、1.方法论启示”为依据,考核学生掌握马克思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方法(试题类型3)和叙述方法(试题类型4)。
(4)“学以致用情况”,占40%。以每一章解读中“三、主要启示,2.理论启示”为依据,考核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试题类型5)和中国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的能力(试题类型6)。
三、试卷样式
扬州大学***学年第*学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
《马克思主义经典精读(2)》考试样卷
学号 姓名 成绩
根据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资本论》第一卷中的立场、理论和方法,正确回答以下问题(试题分三组,试题1、2、3为第一组;试题4、5、6为第二组;试题7、8、9为第三组。考生分别从每组中任意选择两题作答,少选扣分但多选不加分。满分100分,时间3小时):
1(类型1).阐释《资本论》第一卷第十章《相对剩余价值》分析框架并列出主要内容(20分)。
2(类型2).阐释《资本论》第十一章《协作》有关协作创造集体力的思想(20分)。
3.依据类型1、2,增加一题供自由选择(20分)。
4(类型3).举例说明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是如何应用从具体到抽象研究方法的(10分)。
5(类型4).简述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是如何应用“一般-特殊”叙述方法并科学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特征的(10分)。
6.依据类型3、4,增加一题供自由选择(10分)。
7(类型5).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五《现代殖民理论》中韦克菲尔德是如何用“双标”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并从宗主国与殖民地资本主义发展的差异化中谈谈对经济理论适用与否的理解(20分)。
8(类型6).综合运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的相关理论分析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客观必然性(20分)。
9.依据类型5、6,增加一题供自由选择(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