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科生《数据经济学》课程教学平台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教学研究 >> 本科生《数据经济学》课程教学平台0393我的教学(146):《数据经济学》本科课程考试分析
点击次数: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数据经济学》本科课程考试分析
《数据经济学》课程教学团队
《数据经济学》是商学院为积极应对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需要,推进新商科改革而自主开发全新课程之一。本课程由秦兴方教授于2019年提出设想并作为省教育学会《面向新经济的新商科专业改造升级路径探索与实践研究》课题的一部分展开前期研究;2021年学院正式立项建设本课程;2023年7月初步完成《数据经济》教材的编写工作;2023年9月在经济2101、02班,金融2101、02、03班和国贸2101等六个班正式授课。在课程教学中,以“数据+生产力+生产关系”三体一位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以“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干中学’”三体一体推进课程教学方法及其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创新。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同时,积累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重要经验。
本课程采用统一大纲、统一教学进度、分专题教学和统一考核评价、统一阅卷(流水阅卷)的方式。课程综合成绩,采取“‘自主学习’达到条件免试”、“‘干中学’达到条件免试”、“期末笔试与平时学习和自主学习综合评定”三种方式。具体情况如下:
1. “自主学习”达到条件免试情况:本课程团队在建设课程自主学习平台、制订《<数据经济学>课程考核评价办法》的基础上,通过制订自主学习选题(20个)、选题论证(3轮)、学生撰写自主学习报告(5000字及其它具体要求)、任课教师评价、与研究型教学结合进行课堂汇报和质询、达到要求者免试公示、正式公布免试者名单及成绩等程序,203名学生中有63人获得免试(公示环节3人被取消免试资格)。其中,13人综合成绩为95分,50人为90分。从班级分布看,表现较好的分别是:经济2101班13人免试(3人95分、10人90分)、金融2102班13人免试(3人95分、10人90分)、国贸2101班12人免试(2人95分、10人90分)、经济2102班12人免试(3人95分、9人90分)。金融2101和2103班分别有8人(2人95分、6人90分)和5人(均为90分)免试。
2.“干中学”达到条件免试情况:本团队在《<数据经济学>课程考核评价办法》第6条规定“学生参加与本课程相关的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比赛并获得校级以上奖励,参加由本院教师主持的省级以上相关科研课题调查研究或资料整理并作出重要贡献,在公开刊物发表相关学术成果或专题调研报道,撰写相关决策建议被政府、企事业单位采纳或表扬,可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提出免考申请”。本课程共接到6份共11人的免考申请材料。经审核,有1个份申请共3人通过审核并进行公示。经公示,国贸2101班刘道增、金融 2102 成思捷(同时获得自主学习免试资格)2人获得免试。其中,刘道增综合成绩90分、成思捷为95分。
3. 期末笔试与平时学习和自主学习综合评定情况:六个班共有139人参加期末笔试(占60%),最高85分,最低46分,共有18人不及格(占参加期末笔试人数的12.9%),综合平时学习(出勤、课堂提问、平台登录等情况,占10%)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报告成绩,占30%)后,平均成绩为76.6分,不及格率为零。
4.课程考试综合评价:六个班级分为三个教学班,经济2101、02班共62人,综合平均成绩81.37分;金融2101、02班共66人,综合平均成绩81.21分;金融2103、国贸2101班共75人,综合平均成绩77.03分。相比较而言,金融2103、国贸2101班与前两个教学班有一定的偏离值,主要与转专业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和留学生较多有关;参加期末笔试学生的综合成绩与免试生的成绩差距约15分,其中,平时成绩的差距约1分,自主学习成绩的差距约4分,期末笔试成绩约10分,表明期末笔试试卷有较大难度。
从课程评价与考核成绩分布总体看,在教师教学方面,作为一门全新课程,各专题主讲教师较好地执行了教学大纲,以“数据+生产力+生产关系”三体一位开展教学内容的组织、讲授、布置自主学习选题和考核,以“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干中学’”创新教学方法、考核评价办法改革得到了有效贯彻落实。在学生学习层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觉,初步实现了让学生“动起来”和“忙起来”的基本要求,提高了学生从丰富的中国数字经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部分学生的研究兴趣并提高了研究能力。
作为一门全新课程,同时推进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任务重、压力大,有一些问题需要在下一步教学实践中作改进或完善:(1)教学内容方面,部分章节存在重复,一些最新研究成果的“教”与“考”关系处置,需要课程建设团队统筹协调。(2)教学方法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自主学习与研究型教学之间的对接。同时,鉴于本课程采取专题教学,11名教师先后上同一班同一门课,任课教师教学经验、水平不一,需要教学团队进一步加强规范性基础上特色化引导。(3)考核评价方式方面:需要进一步细化考核评价办法、特别是加强“自主学习”、“干中学”与“期末笔试”之间的衔接,合理不同评价形式下的综合成绩差距。(4)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制定统一规范。
2024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