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兴方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正高级

博士生导师

教师拼音名称:QXF

所在单位:商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经济学博士学位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

学科:区域经济学
农业工程其他专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本科生《数据经济学》课程教学平台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教学研究 >> 本科生《数据经济学》课程教学平台

0473我的教学(171): 张璇玥博士说课(《数据经济学》第九章)

点击次数:

 张璇玥博士说课

——《数据经济学》第九章


《数据经济学》课程建设团队、教学团队

“经济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团队

20241121日)

 

  2024年11月20日下午4:00—5:30,《数据经济学》课程建设团队和教学团队在MPA楼512会议室举行教研活动,由张璇玥博士进行《数据经济学》第九章《数字治理与国际合作》说课,教学团队10名教师参加本次活动。

 张璇玥博士就本章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教学目标、各节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和课程思政,以及本章的探究性教学内容进行了说明。与会任课老师进行了讨论。

  团队负责人秦兴方教授根据张璇玥士的说课和与会教师讨论等情况,对本章教学提出了以下意见或建议:①在课程体系上,本章是本教材的最后一章,是对第一章所提出的数据要素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领域均具有双重效应——正外部性(赋能性)和负外部性的归纳和总结,更是对第二——八章有关数据要素生成及其应用实践中存在问题提出综合治理之策。在教学中,一开始就要将本章纳入本教材总体框架中加以阐释,便于学生从系统、整体角度把握本章内容。②在教学内容上,第一节讲解赋能性治理和负外部性治理时,既要阐释理论,更要联系第二——八章的教学内容,对数据要素生成和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应用环节中的双重效应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在这一基础上提出综合治理的必要性;第二节讲解多元治理体系,要纳入宏观经济治理体系,除了政府、平台企业和个人外,需要强调社会监督的重要性;第三节讲解数据治理的国际合作,需要进一步提高站位,强调这里的合作,是竞争基础上的合作,因为数据已经成为战略资源,是国际竞争主要对象,要把握国家发展和安全的主动权。③在教学方法上,注意把握系统方法、辩证法。有关探究性教学内容,不要探讨“数字经济下计划经济的可行性”,可以围绕“数智化时代加强宏观经济的计划性或按比例规律实现的可能性”展开,避免引起歧义。④在课程思政上,一可以围绕数据成为国家战略资源背景下我国如何掌握发展和安全的主动权,二可以围绕数字化的负外部性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影响,组织相关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加强个人言行的正确引导。

 秦兴方教授从教学与科研互促,建议青年教师依据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有关“数据治理”的内容,进一步加强多元数据治理体系中国家政策取向一致性研究,加强数据治理主体行动一致性研究,加强国际数据治理话语权研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