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科生《数据经济学》课程教学平台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教学研究 >> 本科生《数据经济学》课程教学平台0472我的教学(170):田梦博士说课(《数据经济学》第八章)
点击次数:
田梦博士说课
——《数据经济学》第八章
《数据经济学》课程建设团队、教学团队
“经济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团队
(2024年11月21日)
2024年11月20日下午4:00—5:30,《数据经济学》课程建设团队和教学团队在MPA楼512会议室举行教研活动,由田梦博士进行《数据经济学》第八章《数字化公共服务建设》说课,教学团队10名教师参加本次活动。
田梦博士就本章内容体系、教学目标、各节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和课程思政进行了说明,同时谈了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与会任课老师进行了讨论。
团队负责人秦兴方教授根据田梦博士的说课和与会教师讨论等情况,对本章教学提出了以下意见或建议:①在课程体系上,本章既与第二——七章(商业数据的生成及其应用)相并列,着重讲解公共数据及其应用;同时又是第二——七章的重要补充,需要讲清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即“新基建”。因此,本章的课程体系可以从目前的四节调整为三节,即第一节,基本范畴和原理;第二节将目前的二、三节合并(部分内容调整到第一节),主要讲解数字化公共服务应用场景;第三节,即目前的第四节,主要讲解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对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和途径。教学过程中,务必从本教材整体去把握,而不能孤立地理解数字公共服务建设。②在教学内容上,一是调整后的第一节,一定要讲清楚公共数据、数字化公共服务、普惠数字服务等概念,讲清楚数字化公共服务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二是调整后的第二节,一定要紧密联系中国公共数据应用的实际,讲解数字化公共服务的主要应用场景——数字城市、数字交通、智慧医疗等,以及由此催生服务业新形态、新业态,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不要在理论上“兜圈子”;三是调整后的第三节,讲解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或,既要说明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更要说明新科技革命新经济下区域、城乡“新基建”均衡发展对于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的重要意义。③在教学方法上,目前的第二、三节内容过于抽象,在内容调整后,可以尽可能用案例教学,并鼓励学生结合自主学习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④在课程思政上,正确阐释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数字化公共服务共享能力和水平差异有可能引致的新的不平衡。
秦兴方教授从教学与科研互促,建议青年教师加强我国区域、城乡数字化基础设施均衡性研究,加强数字化公共服务普惠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