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兴方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正高级

博士生导师

教师拼音名称:QXF

所在单位:商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经济学博士学位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

学科:区域经济学
农业工程其他专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硕士生《中国经济学专题》教学平台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教学研究 >> 硕士生《中国经济学专题》教学平台

0128论文写在大地(1):资本行为特征研究

点击次数:

引言:引言:我于1993年挂职担任中外合资湖北咸宁咸通席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04年4月-2007年8月挂职担任扬州市邗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分管科技、质监,协管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以及2017年以来受扬州市国资委之邀担任扬子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的经历,使我对地方政府、企业(资本)及其行为,掌握了更多一手资料,并有更深切的感受,现进行整理。今天,主要讨论的是不同资本行动逻辑的差异,特别是对于这一现象,即与西方发达国家小资本向“专精特”方向发展不同,我国民营企业(“小资本”)大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是简单的加工业起步,但多数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不仅难以做大(完成不了资本原始积累)、而且很难做长(“短命”)的思考。



资本行为特征研究

秦兴方

20221130

近来又审阅了一批国家社科基金选题,从理论经济、政治学、社会学和管理学角度研究资本行为的选题明显增多,恰逢我的研究生课程讨论这一话题。因此,“两场小麦一起打”。

资本行为特征及其规律的选题,源自习近平总书记于今年4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会上的讲话,以及在《求是》杂志2022年第10期上提出的当前我国需要重点解决的“五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之一——“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毫无疑问,选题本身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不证自明,关键是如何深入研究!在这一问题上,马克思在《资本论》已经对资本的逐利性及其双重功能有过深刻的阐述,恩格斯对此也有精辟论述(参见博文0071、0072、0104)。因此,如果只是从一般意义上描述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这一问题的研究如何深入?我认为,将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一般同中国国情、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这一命题研究的基本指向

在这一基本指向下,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不同类型的资本,包括但不限于大、中、小等不同规模的资本,以及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国有资本内部公益类资本与商业类资本、社会资本内部民间资本与外国资本等不同属性的资本的中国特点及其行为规律。众所周知,逐利性及其引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领域的促进和抑制效应,是资本行为一般规律。但是,在中国现行体制下,不同类型的资本具有哪些特殊行为特征?这些行为特征是如何生成的?又是如何影响经济、社会乃至政治秩序的?对于这些问题,一定要结合中国国情、中国文化作深入探讨。在此,以“我国私企为何难以做‘大’,很难做‘长’?”为例,讨论我国小资本行为特征及其规律研究的若干视角

一是沿着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逻辑开展探究。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从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威尼斯等城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到欧洲15世纪末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而工场手工业正式过渡到机器大工业,标志资本主义社会正式诞生,至今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而且,西方资本还有一个重要的文化特征,即是基于海洋文明、在文艺复兴中而生。而我国资本的萌芽是近代才开始的,最多也就180年的历史,而且植根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且农业文明占主导。这种历史、文化差异对中国当下资本的生长及其行为规律到底有何影响,又是如何影响的?我的假说是:影响是肯定的,其机理可以从传统文化的双重性中去探究。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基因会对资本的利益观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消极基因——风险规避者、小富即安、竞争过度而合作不足等,也会对资本做大做长产生抑制性!

二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环境开展探究。在以社会利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为中心、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导的基本制度环境下的资本生长、行为规律,肯定会呈现与以资本为中心、私有制和按资分配为主导的社会环境不同。这种不同,既体现在社会基本制度及其由此决定的制度安排对资本行为区间及其行为本身的约束,也体现在人格化的资本对于政府政策预期而非主要是市场预期的高度敏感性,对能否做稳而非做大做强的高度关注!再加上传统小农文化根深蒂固,这有可能是我国众多小资本很难突破原始积累阶段的重要原因,这一结果也有可能进一步引致我国社会资本规模结构的特殊性,其产生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与既与大、中资本不同,也与西方的小资本存在差别,带有鲜明的中国特点,客观上要求根据中国特点进行专门的制度设计,而非遵循所谓的“惯例”(一个假说)!

三是基于以上背景沿着资本行为偏好的中国特点开展探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既揭示了资本的文明作用,也指出了小资本,特别是处于原始积累阶段的资本为了逐利所展现出来的冷酷、残忍、嗜血性:资本自从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些都是小资本的一般行为规律。从中国现实看,需要将经济学与历史学、文化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结合起来,研究中国人格化的小资本与小农意识、制度环境等结合所产生的行为变异及其规律性,找到多数小资本很难跨越原始积累期的原因及其微观(个体、家庭、企业等微观组织)效应和宏观效应(国家),研究那些完成原始积累的资本行为所展现出来的中国特点及其规律性,为发挥社会小资本的文明性和扼制其劣根性提供政策依据。

无论是大资本还是小资本,其文明性都有相似之处,即促进社会就业和生产力发展,但劣根性则存在差异。一般而言,小资本的自私、算计、虚伪、冷漠、嗜血性是显性的,会激化社会基层矛盾,而大资本的剥削、权利争夺具有隐性的,会引致社会结构分化甚至动摇上层建筑!从中国特点看,小资本在市场上粘合其他生产要素的能力相对弱些,所以,其促进功能和消极功能也会保持同步性!在中国现行制度框架下,研究不同资本的行为特征及其规律,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制度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