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兴方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正高级

博士生导师

教师拼音名称:QXF

所在单位:商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经济学博士学位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

学科:区域经济学
农业工程其他专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科研辅导讲座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辅导讲座

0040 我的项目观

点击次数:

我的项目观

秦兴方

20221113


   

我将十一年社科项目管理的体会、两次国社科项目立项的心得和30余篇博文进行再提炼,形成十个观点:

    1.项目能否立项确实有诸多不确定性,但唯一可确定的是,不申报的成功率为零。只有申报,才有可能;惟有努力,方能成功。

    2.项目申报的次序,不是按照项目级别由低及高申报,而是根据选题“高度”及其“深度”选择适宜类别;项目申报准备阶段首要的不是集中精力设计申请书,而是优先聚焦“科学选题”,特别是有可能产出何种创新思想及观点。

    3.“认识自己”、“科学选题”和“精细(专业)论证是项目成功立项的三个决定性要素。其中,“科学选题”为1,其他两个要素为零,三者合成100。没有科学选题这个1,其他两个零毫无意义。

    4.项目申报中“认识自我”,就是要坚定科研初心,稳定科研方向,注重正确定位。定力丶定向和定位,是成功立项的前提。

    5.科学选题,要在政治正确的前提下把握"四度":站在国家战略需求或国内外学术前沿的"高度",至少能达到产出一个有创新性学术思想及其三个相互支撑的学术观点的"深度",以及问题研究的时空边界丶体量等"宽度"合适,选题名称有"靓度”或甄别度。人文科学中偏应用的项目和社会科学项目务必在中国实践中选题,在中西碰撞中构架,在中国大地上成文。

    6.“破题”的功能是让评审专家在最短时间内掌握项目研究的关键信息,成功的“破题”在于所提供的信息精准、精确、精炼,“‘破题’的精彩=精准+精确+精炼”。

    7.项目论证既体现科研能力和水平,也反映科研态度与设计技巧。国家社科重大重点项目主要是拼实力,而一般和青年项目则还有态度丶技巧甚至运气的成分。在水平相当的情况下,科研态度决定一切。

    8.项目的“学术价值”主要在由具体到抽象的理论创新链上寻找“闪光点”,"应用价值"主要在抽象到具体中找到证明本研究成果有效作用的“落脚点”,而“创新之处"则是基于研究内容在学术思想及其相互支撑的学术观点、研究方法领域提炼“创新点”或特色。三者都是提炼丶浓缩而非展开分析!说的越多,创新度或价值越低。

    9.好的“学术史梳理”是一篇主题鲜明突出、学术观点权威、转承启合有据、评价恰如其分,而且叙述规范、一气呵成的证明本选题前沿性的佳作,反之,可能是一张自证本研究是“拼盘”或"杂烩"的证书!

    10.无论是申报科研项目还是开展教学、管理等其他工作,在技术层面,人与人之间的发展差距,是由能否创建或找到有效的“框架”决定的。就科研项目而言,申报者要努力成为“高级建筑设计师”,而不是普通“瓦匠”,更不是偷懒的“搬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