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兴方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正高级

博士生导师

教师拼音名称:QXF

所在单位:商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经济学博士学位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

学科:区域经济学
农业工程其他专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博士生《资本论》课程教学平台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教学研究 >> 博士生《资本论》课程教学平台

0206我的教学(40)跟我精读《资本论》(26):资本原罪

点击次数:

 

  言:在数字化、市场化给学生、学者带来的负效应——读书快餐化、知识碎片化、成果产业化冲击下,对于博士生来说,尽可能地克服浮躁、焦虑,真正安下心来读几本经典著作非常重要!适逢本学期给2022级博士生开设《马克思主义经典精读(2)》,主要讲解《<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资本论》第一卷。本课程既考虑博士生培养正确立场、掌握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教学要求,又结合博士生来源多样性、跨学科性的实际情况,每堂课主要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进行专题讲解,并以尽可能通俗的语言或喜闻乐见的形式整理成博文,作为课堂授课要点和课后自主学习的参考。同时,也可作为其他学科研究生、感兴趣人士了解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的阅读材料。今天主要讲解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主要分析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起点的原始资本从何而来,揭示资本的原罪

 

资本原罪

——《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

秦兴方

20230522

一、概述

1.总体框架

    本章分析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起点的原始资本从何而来。其中,第一节从总体上揭示原始积累的秘密;第二、三、四揭示农业工人和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的产生(因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过程中,“对农业生产者即农民的土地的剥夺,形成全部过程的基础”);第五、六节分析工业资本及其资本家的产生;最后,又综合分析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2.主要内容

本章考察的资本原始积累,实质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的分离史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史,即封建社会经济结构解体及其要素解放,包括农业工人和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的产生、工业资本及其资本家的产生,以及封建剥削转变为资本主义剥削。证明资本原始积累史就是一部剥夺史,揭露了作为资本原罪之一的资本家及其利益集团的原罪【这种原罪“同原罪在神学中所起的作用几乎是一样的。亚当吃了苹果,人类就有罪了”(P820))】!

 

二、原著解读

1.原始积累的秘密

(1)研究对象——“我们已经知道货币怎样转化为资本,资本怎样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有怎样产生更多的资本。但是,资本积累以剩余价值为前提,剩余价值以资本主义生产为前提,而资本主义生产又以商品生产者握有大量较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为前提。因此,这整个运动好像是在一个恶性循环中兜圈子,要跳出这个循环,就只有假定在资本主义积累之前有一种‘原始’积累(亚当.斯密称为‘预先积累’),这种积累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起点”(P820)。

原始积累,即亚当.斯密所说的“预先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在我们搞清楚由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和资本积累五大范畴构成有资本运动循环的基础上,现在分析这个起点又是如何产生的。

 

(2)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对原始积累过程的歪曲——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讨论原始积累起源时就像谈奇闻逸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两种人,一种是勤劳的,聪明的,而且首先是节俭的精英;另一种是懒惰的,耗尽了自己的一切,甚至耗费过了头的无赖汉。……于是出现了这样的局面:第一种人积累财富,而第二种人最后除了自己的皮以外没有可出卖的东西。大多数人的贫穷和少数人的富有就是从这种原罪开始的;前者无论怎样劳动,除了自己本身以外仍然没有可出卖的东西,而后者虽然早就不再劳动,但他们的财富却不断。例如梯也尔先生……反复叨念这种乏味的儿童故事”!(P820-821)然而,“在真正的历史上,征服、奴役、劫掠、杀戮,总之,暴力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在温和的政治经济学中,从来就是田园诗占统治地位。正义和‘劳动’自古以来就是唯一的致富手段,自然,‘当前这一年’总是例外。事实上,原始积累的方法决不是田园诗式的东西”(P821)。

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讨论原始积累起源时就像谈奇闻逸事,认为上帝造就了两种人,一种人专门积累而另一种人总是劳动!然而,翻开真正的历史,原始积累过程就是一部征服、奴役、劫掠、杀戮的历史,而温和的政治经济学则将原始积累的方法描绘成田园诗式的东西。

 

(3)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及其历史条件——“货币和商品,正如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一样,开始并不是资本。它们需要转化为资本。但是这种转化本身只有在一定的情况下才能发生。这种情况归结起来就是:……因此,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只能是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因此,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因为它形成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史”。这一历史过程就是创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的过程:总体: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解体及其要素的解放。“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②分析:直接生产者的被解放和被剥夺。“使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劳动的历史运动,一方面表现为生产者从农奴地位和行会束缚下解放出来;对于我们的资产阶级历史学家来说,只有这一方面是存在的。但是另一方面,新被解放的人只有在他们被剥夺了一些生产资料和旧封建制度给予他的一切生存保障之后,才能成为他们自身的出卖者。而对他们的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③分析:工业资本家战胜封建主。“工业资本家这些新权贵,不仅要排挤行会的手工业师傅,而且要排挤占有财富源泉的封建主。从这方面来说,他们的兴起是战胜了封建势力及其令人愤恨的特权的结果,也是战胜了行会及其对生产的自由发展和人对人的自由剥削所加的束缚的结果。但是,工业骑士之所以能够排挤掉佩剑骑士,只是因为他们利用了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件。他们借以兴起的手段,同罗马的被释奴隶成为自己保护人的主人所使用的手段同样卑鄙。”(P822)。④分析:封建剥削变成资本主义剥削。“劳动者的奴役状态是产生雇佣工人和资本家的发展过程的起点。这一发展过程就是这种奴役状态的形式变换,就是封建剥削转化为资本主义剥削”。⑤总结:资本原始积累过程是一部剥夺史。“在原始积累的历史中,对正在形成的资本家阶级起过推动作用的一切变革,都是历史上划时代的事情;但是首要的因素是:大量的人突然被强制地同自己的生存资料分离,被当做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者抛向劳动市场。对农业生产者即农民的土地的剥夺,形成全部过程的基础。这种剥夺的历史在不同的国家带有不同的色彩,而不同的顺序,在不同的历史时代通过不同的阶段。只有在英国,它才具有典型的形式。因此,我们拿英国做例子”(P823)。

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也就是创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历史条件的过程,即总体上的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解体及其要素的解放,具体而言是直接生产者的被解放和被剥夺、工业资本家战胜封建主和封建剥削变成资本主义剥削,因此,资本原始积累史就是一部剥夺史。其中,英国最具有典型性。

 

2.对农村居民土地的剥夺

(1)考察的起点——在英国,农奴制在14世纪末期已经不存在了。当时,“尤其是15世纪,绝大多数人口是自由的自耕农,尽管他们的所有权还隐藏在封建的招牌后面。……同一切君主的权利一样,封建主的权利不是由他的地租的多少,而是由他的臣民的人数决定的,后者又取决于自耕农的人数”(P823-824)。

(2)对农村居民土地的掠夺——①对农民土地的剥夺:“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奠定基础的变革的序幕,是在15世纪最后30年和16世纪最初几十年演出的。……通过把农民从土地(农民对土地享有和封建主一样的封建权利)上强行赶走,夺去他们的公有地的办法,造成了人数更多得无比的无产阶级。……大规模的封建战争已经消灭了旧的封建贵族,而新的封建贵族则是他们自己的时代的儿子。对这一时代说来,货币是一切权利的权力。因而,把耕地转化为牧羊场就成了他们的口号”(P825)。这一时期,尽管也有一些法令想“保护农民”,如1489年亨利七世颁布的第19号法令禁止拆毁附有20亩以上土地的农民房屋,法律规定重建那些荒废了的农场、制定耕地和牧场的比例等等,但是,“资本主义制度却正是要求人民群众处于奴隶地位,使他们本身转化为雇工,使他们的劳动资料转化为资本”(P827)。所以,这些法令形同虚设。②对教会土地的剥夺。从而导致旧的世袭佃农大批被赶走(略)。③自耕农的消失。“在17世纪最后几十年,自耕农即独立农民还比租地农民阶级的人数多。……大约在1750年,自耕农消失了,而在18世纪最后几十年,农民公有地的最后痕迹也消失了”(P830)。④对国有土地的掠夺。“‘光荣革命’把地主、资本家这些牟利者同奥伦治的威廉三世一起推上了统治地位。他们开辟了一个新时代,使以前只是有节制地进行的对国有土地的盗窃达到了巨大的规模。这些土地被赠送出去了,被非常便宜地卖掉了,或者被用直接掠夺的方法合并到私人地产中去了”(P831)。⑤以法律形式对公有地进行掠夺。“18世纪的进步表现为:法律本身现在成了掠夺人民土地的工具,虽然大租地农场主同时也使用自己独立的私人小手段。这种掠夺的议会形式就是‘公有地圈围法’,换句话说,是地主借以把人民的土地当做私人财产赠送给自己的法令,是剥夺人民的法令”(P832)。“对国有土地的掠夺,特别是对公有地的不断的盗窃,促使在18世纪叫做资本租地农场或商人租地农场的大租地农场增长,并且促使农村居民变成无产者,把他们‘游离’出来投向工业”(P833)。“对公有地的掠夺和随之而来的农业革命,对农业工人产生十分强烈的影响,……农业工人的工资在1765-1785年之间开始降到最低限度以下,因此必须由官方的救济费来补助”(P835)。“到19世纪,人们自然甚至把农民和公有地之间的联系都忘却了”(P836)。⑥对克兰财产的掠夺或“清扫领地”运动。“对农民土地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剥夺过程,是所谓的Clearing of Estates(清扫领地,实际上是把人从领地上清扫出去)。‘清扫’是前面谈过的英国一切剥夺方法的顶点”(P837,案例略)。

(3)总结——“掠夺教会地产,欺骗性地出让国有土地,盗窃公有地,用剥夺方法、用残暴的恐怖手段把封建财产和克兰财产转化为现代私有财产——这就是原始积累的各种田园诗式的方法。这些方法为资本主义农业夺得了地盘,使土地和资本合并,为城市工业造成了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阶级的必要供给”(P842)。

3.15世纪以来惩治被剥夺者的血腥立法。压低工资的法律

农民被驱离后成为流向城市的“被剥夺者”,为了使其成为符合资本主义生产的要素,资产阶级通过法律制度来达到目的。

(1)惩治被剥夺者的血腥立法——“由于封建家臣的解散和土地断断续续遭到暴力剥剥夺而被驱逐的人,这个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阶级不可能像它诞生那样快地被新兴的工厂手工业所吸收。另一方面,这些突然被抛出惯常生活轨道的人,也不可能一下子就适应新状态的纪律。他们大批地转化为乞丐、盗贼、流浪者,其中一部分人是由于习性,但大多数是为环境所迫。因此15世纪末和整个16世纪,整个西欧都颁布了城市流浪者的血腥法律”(P843,法律条文略)。由此,“被暴力剥夺了土地,被驱逐出来而变成了流浪者的农村居民。由于这些古怪的、恐怖的法律,通过鞭打、烙印、酷刑,被迫习惯于雇佣劳动制度的所必需的纪律”(P846)。

(2)压低工资的法律——在资本主义生产在历史上刚刚产生的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规定’工资,就把工资强制地限制在有利于赚钱的界限内,为了延长工作日并使工人本身处于正常程度的从属状态,就需要并运用国家权力。这是所谓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因素”(P846-847)。“雇佣工人阶级是在14世纪下半叶产生的,它在当时和后一个世纪内只占居民中很小的一个部分;它的地位受到农村的独立农民经济和城市的行会组织的有力的保护”(P847)但是,为了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剥削工人,资产阶级不断通过雇佣劳动立法,包括劳工法、禁止结社法等规范工人行为尤其是扼制提高工资的诉求。

4.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的产生

(1)问题的产生——“资本家最初是从哪里来的呢?因为对农村居民的剥夺只是直接地产生了大土地所有者。至于说到租地农场主的产生。我们是能够弄清楚的,因为这是一个延续了许多世纪的漫长过程。农奴本身,此外还有自有小土地所有者,处于极不相同的财产状况下,因而是在极不相同的经济条件下解放出来的”(P852)。

(2)英国租地主的产生和发展——“在英国,最初形式的租地农场主本身也是农奴的管事。……在14世纪下半叶,管事被由地主供给种子、牲畜和农具的租地农民所代替。……他不久就成为分成制佃农、半租地农场主。……这种形式在英国很快就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真正的租地农场主,他靠使用雇佣工人来增殖自己的资本,并把剩余产品的一部分以货币或实物的形式作为地租交给地主”;“在15世纪,当独立农民和那些既当雇工同时又独自耕作的雇农靠自己的劳动而致富的时候,租地农场主的境况和生产范围都同样是中等的。15世纪最后30多年开始的、几乎在整个16世纪(但最后几十年除外)继续进行的农业革命,以同一速度使农村居民变穷,使租地农场主致富”(P852);“在16世纪,又加进了一个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因素。当时,租约的期限很长,往往达99年。贵金属价值从而货币价值的下降,给租地农场主带来了黄金果。……工资的一部分变成了租地农场主的利润。……所以,他是同时靠牺牲自己的雇佣工人和地主的利益而致富的。因此,在16世纪末,英国有了一个就当时情况来说已很富有的‘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阶级,是不足为奇的”(P852-854)。

第2、3、4节是一个整体,主要基于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过程中“对农业生产者即农民的土地的剥夺,形成全部过程的基础”,分别考察了农村土地居民土地被剥夺、如何适应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为农业工人,以及作为另一重要角色的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的形成过程,揭示这是农村居民被残酷地、血腥地剥夺土地、权利而屈服于资本的过程。

 

5.农业革命对工业的反作用。工业资本的国内市场的形成

(1)农业革命对工业的反作用——“对农村居民断断续续的一再重复的剥夺和驱逐,不断的为城市工业提供大批完全处于行业关系之外的无产者。……与独立的、自耕的农村居民稀薄化相适应的,不仅仅是工业无产阶级的稠密化。虽然种地的人数减少了,但土地提供的产品和过去一样多,或者比过去更多,因为伴随土地所有权关系革命而来的,是耕作方法的改进,协作的扩大,生产资料的集聚等等,因为农业雇佣工人不仅被迫加强了劳动强度,而且他们为自己进行劳动的生产范围也日益缩小了。因此,随着一部分农村居民的游离,他们以前的生活资料也被游离出来。这些生活资料现在转化为可变资本的物质要素。被驱逐出来的农民必须从自己的新主人工业资本家那里,以工作的形式挣得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国内农业提供的工业原料也同生活资料的情况一样。它转化为不变资本的一个要素”(P854-855)

(2)工业资本的国内市场的形成——“一部分农村居民的被剥夺和被驱离,不仅为工业资本游离出工人及其生活资料和劳动材料,同时也建立了国内市场”,“事实上,使小农转化为雇佣工人,使他们的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转化为资本的物质要素的那些事件,同时也为资本建立了自己的国内市场。以前,农民家庭生产并加工绝大部分供自己以后消费的生活资料和原料。现在,这些原料和生活资料都变成了商品;大租地农场主出售它们,手工工场则成了他的市场,纱、麻布、粗毛制品……,现在转化为工场手工业的产品,农业地区正是这些东西的销售市场。以前由于大量小生产者独自经营而造成的分散各地的许许多买主,现在集中为一个由工业资本供应的巨大市场。于是,随着以前的自耕农的被剥夺以及他们与自己的生产资料的分离,农业副业被消灭了,工场手工业与农业分离的过程发生了。只有消灭了农村家庭手工业,才能使一个国家的国内市场获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需要的范围和稳固性”(P857)。当然,真正的工场手工业时期并没有引起根本的改变,因为,工场手工业只占国民生产很小一部分,“只有大工业才用机器为资本主义农业提供了牢固的基础,彻底地剥夺了极大多数农村居民,使农业和农村家庭手工业完全分离,铲除了农村家庭手工业的根基——纺纱和织布。这样,它才为工业资本征服了整个国内市场”(P858-859)

6.工业资本家的产生

(1)工业资本家产生及其特点——“工业资本家不是通过像租地农场主那样的渐进方式产生的”(P859)。诚然,有些小行会师傅、独立小手工业者,甚至雇佣工人都有可能转化成小资本家,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幼年时期往往如此,但是“这种方法的蜗牛爬行的进度,无论如何也不能适应15世纪末各种大发现所造成的新的世界市场的贸易需要。而中世纪已经留下两种不同形式的资本,它们是在极不相同的经济的社会形态中成熟的,而且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时期到来以前,就被当做资本,这就是高利贷资本和商人资本”(P859-860)。“高利贷和商业所形成的货币资本在转化为工业资本时,曾受到农村封建制度和城市行会制度的阻碍。这些限制随着封建家臣的解散,农村居民的被剥夺和一部分被驱逐而消失,新的工场手工业建立在通海港口或不受旧城市及其行会制度控制的内陆地区。因此,在英国享有公会特权的城市对这些新的工业培养所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与此同时,“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接踵而来的是欧洲各国以地球为战场而进行的商业战争。这场战争以尼德兰脱离西班牙开始,在英国的反雅各宾战争中具有巨大的规模,并且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中继续进行下去,等等”(P860-861)

(2)工业资本家产生过程中原始积累的不同要素及其例证——“原始积累的不同要因素多少是按时间顺序。特别分配在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法国,在英国。这些因素在17世纪末系统的综合为殖民制度、国债制度、现代税收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这些方法一部分是以最残酷的暴力为基础,例如殖民制度就是这样。但所有这些方法都利用国家权力,也就是利用集中的、有组织的社会暴力,来大力促进从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化过程,缩短过渡时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暴力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力”(P861)有关殖民制度、国债和公共信用制度、现代税收或财政制度、保护关税制度、对儿童的奴役和掠夺、奴隶贩运和奴隶劳动等案例(略)

(3)结论——“要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永恒的自然规律’充分表现出来,要完成劳动者同劳动条件的分离过程,要在一极使社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转化为资本,在另一极使人民群众转化为雇佣工人,转化为自由的‘劳动贫民’这一现代历史的杰作,就需要经受这种苦难。如果按照奥日埃的说法,货币‘来到世界,在一边脸上带着天生的血斑’,那么,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P870-871)

第5、6两节是一个整体,主要分析工业资本的国内市场和工业资本家的形成。一方面,农业革命不仅为资本主义工业提供了产业工人,游离出生活资料和劳动材料,还为资本建立了国内市场,为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创造了剥削对象和物质条件。当然,在真正工场手工业时期,以上进程并没有引起生产方式根本的改变,真正改变的是在机器大工业改造农业,从而彻底剥夺农村居民、农业与农村家庭手工业完全分离才完成的,由此,工业资本征服了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工业资本家的产生与租地农场主不同,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为适应15世纪末各种大发现所造成的新的世界市场的贸易需要,高利贷资本和商人资本所形成的货币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是最主要的形式。尽管开始受到各种阻碍,但封建家臣的解散,农村居民的被剥夺或被驱逐、新的工场手工业的建立,以及国际上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对东印度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世界范围内的商业战争,以及随之而来的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都加速了高利贷资本和商人资本向工业资本的转变。

 

7.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1)资本原始积累的本质含义——“资本的原始积累,即资本的历史起源,究竟是指什么呢?……它就只是意味着直击生产者的被剥夺,即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解体” (P872)

(2)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历史地位及其特点——私有制本身具有不同性质和色层。“私有制作为社会的、集体的所有制的对立物,只是在劳动资料和劳动的外部条件属于私人的地方才存在。但是私有制的性质,却依这些私人是劳动者还是非劳动者而有所不同。私有制在最初看来所表现出的无数色层,只不过反映了这两极间的各种中间形态。”这种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鲜明特点。“劳动者对他的生产资料的使用权是小生产的基础,而小生产又是发展社会生产和劳动者本人的自由个性的必要条件。诚然,这种生产方式在奴隶社会、农奴制度以及其他从属关系中也是存在的。但是,只有在劳动者是自己使用的劳动条件的自由私有者,农民是自己耕地的土地的自由私有者,手工业者是自己运用自如的工具的自由私有者的地方,它才得到充分发展,才显示出他的全部力量,才获得适当的典型的形式”(P872)。

(3)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缺陷、解体或向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转变。这种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存在诸多缺陷:“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产资料的集聚,也排斥协作,排斥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排斥对自然的社会统治和社会调节,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它同生产和社会的狭隘的自然产生的界限相融。要使它永远存在下去,那就像贝魁尔公正的指出的那样,等于‘下令实行普遍的中庸’(P872-873)。正因为如此,所以,“它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产生出消灭它自身的物质条件。从这时起,社会内部感受到受它束缚的力量和激情就活动起来。这种生产方式必然要被消灭,而且已经在消灭。它的消灭,个人的分散的生产资料转化为社会的、集聚的生产资料,从而多数人的小财产转化为少数人的大财产,广大人民群众被剥夺土地、生活资料、劳动工具,——人民群众遭受的这种可怕的残酷的剥夺,形成资本的前史。这种剥夺包含一系列的暴力方法,其中我们只考察了那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资本原始积累的方法,对直接生产者的剥夺,是用最残酷无情的野蛮手段,在最下流、最龌龊、最卑鄙和最可恶的贪欲的驱使下完成的。靠自己劳动挣得的私有制,即以各个独立劳动者与其劳动条件相结合为基础的私有制,被资本主义私有制,即以剥削他人的但形式上是自由的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所排挤”(P873)。

(4)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剥夺剥夺者——剥夺的过程不会停止,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将从剥夺独立经营的劳动者转向剥夺资本家,即剥夺剥夺者。“一旦这一转化过程使旧社会在深度和广度上充分瓦解,一旦劳动者转化为劳无产者,他们的劳动条件转化为资本,一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站稳脚跟,劳动的进一步社会化,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进一步转化为社会地使用的即公共的生产资料,从而对私有制的进一步剥夺,就会采取新的形式。现在要剥夺的已经不再是独立经营的劳动者,而是剥夺许多工人的资本家了” (P873)。这一剥夺具有客观必然性。“这种剥夺是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内在规律的作用,即通过资本的集中进行的。一个资本家打到许多资本家。随着这种集中或少数资本家对多数资本家的剥夺,规模不断扩大的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日益发展,科学日益被自觉地应用于技术方面,土地日益被有计划地利用,劳动资料日益转化为只能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一切生产资料因作为结合的、社会的劳动的生产资料使用而日益节省,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随着那些掠夺和垄断这一转化过程的全部利益的资本巨头不断减少,贫困、压迫、奴役、退化和剥削的程度不断加深,而日益壮大的、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的机制所训练、联合和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反抗也不断增长。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与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融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P873-874)。剥夺剥夺者的结果是,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第一个否定”(资本原始积累,也即剥夺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与“第二个否定”(剥夺剥夺者)相比较,“第一否定”更具有长期性、艰难性。“以个人自己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私有制转化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同事实上已经以社会的生产经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化为社会所有制比较起来,自然是一个长久的多、艰苦的多,困难的多的过程。前者是少数剥夺者剥夺人民群众,后者是人民群众剥夺少数掠夺者” (P875)

从本质上看,资本的原始积累,即资本的历史起源,就是直接生产者被剥夺,也就是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解体。私有制根据“私人”是劳动者还是非劳动者,在性质上有所不同。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经历了由劳动者私人所有,向非劳动者私有的转变,而且呈现进一步发展出现向公有转变的趋势:众所周知,劳动者对他的生产资料的使用权是小生产的基础,是发展社会生产和劳动者本人的自由个性的必要条件,在奴隶社会、农奴制度和其他从属关系中就已经存在,但只有在劳动者是自己使用的劳动条件的自由私有者的地方才得到充分发展并显示其全部力量;然而,这种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存在着诸多缺陷,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产生出消灭它自身的物质条件,被资本主义私有制——非劳动者私有所剥夺;但是,这一剥夺的过程不会停止,在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内在规律作用下,将呈现进一步由剥夺独立经营的劳动者向剥夺资本家,即剥夺剥夺者和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趋势,也就是否定之否定!当然,“第一个否定” 更具有长期性、艰难性。

 

三、主要启示

1.方法论启示

(1)从第一卷分析框架的角度科学理解倒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2)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分析中正确把握静态分析和动态(规律)分析的结合。

2.理论启示

    (1)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在中国经济史分析中的应用。

(2)全面理解资本合并土地史及其教训。

(3)英国封建小农向资本主义农业工人的变迁史及其启示。

(4)农业革命对工业化反作用原理及其应用。

(5)国内市场赋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发展的机理及其启示。

(6)原始积累要素赋能资本主义工业化产生和发展的机理及其启示。

(7)正确理解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经济的历史地位及其启示。

(8)资本主义积累历史趋势理论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