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兴方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正高级

博士生导师

教师拼音名称:QXF

所在单位:商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经济学博士学位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

学科:区域经济学
农业工程其他专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本科生《数据经济学》课程教学平台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教学研究 >> 本科生《数据经济学》课程教学平台

0396我的教学(149):《数据经济学》教材通稿初步意见

点击次数:



《数据经济学》教材通稿初步意见


顾丽娟通稿 秦兴方审阅

20240124


从课程基本要求看,数据经济学是一门跨学科课程,它结合了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和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本课程主要是为本科生提供数据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了解数据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应用价值,更好的理解当代现实经济图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本教材提供一系列案例研究,涉及不同领域的数据经济问题,包括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数据应用和政策制定等,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学生职业发展角度看,教材中展望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探讨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和物联网等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影响,分析如何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和伦理问题,培养具有数据素养和开阔眼界的新商科人才,以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和个人职业发展需求。

本教材不同于大多数已出版的数字经济学教材(基本上都是基于西方经济学的范式),最大的特点是坚持“数据+生产力+生产关系”三位一体,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指导地位,吸收包括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有益部分,展示大量基于中国乃至世界数字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和最新成果,试图构建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数据经济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在借鉴、批判和创新三者关系上,突出了创新,在如何配置数据这一新生产要素方面,坚持我国的制度优越性和辩证思维,体现出既要“有效市场”,也要 “有为政府”,为努力破解这道经济学难题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一学期和学生面对面的教学实践,各位老师补上了本教材的最后一块 “短板”,可以对教学对象进行分析,如学习者的不同的专业背景、学习目的、学习时间、现有基础等等,参照教学大纲和课程大纲等规定的目标,以及教学环境和学时学制等多种因素,以预期达到的水平和学生实际达到的水平差为核心,对教材进行下一步的修改。

从通稿情况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各章容量差距比较大,有前后重复的内容,需要增减。

2.理论深度也有差距,有些章节对本科生过于晦涩难懂,难度可以适当下调。

3.最后两章(第八、第九章),和经济学的联系较为松散,借鉴西方的内容过多。

4.趣味性稍逊,比如案例可选择和主题相关的现实热点或者大学生关注度较高的问题,尽量让学生感到教材的内容既有趣又有用,教材的形式既赏心悦目又方便实用(可选项)。

5.体例不完全统一(引言、章节、引文、案例和思考题)。



附:本教材体例说明


本教材体例说明_01(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