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硕士生《中国经济学专题》教学平台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教学研究 >> 硕士生《中国经济学专题》教学平台0104项目辅导(49):2023年国社科项目选题(4).资本"红绿灯"
点击次数:
引 言: 今年4月29日中央政治局就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求是》杂志第10期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中,“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是五个重大问题之一。他指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造。要探索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资本的消极作用。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防止有些资本野蛮生长,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由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如何有效利用资本问题,再次成为学界的热点问题,也必然是明年国社科项目的重要选题方向。
资本"红绿灯"
秦兴方
2022092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为什么要给资本设置“红绿灯”?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可以找到答案。一方面,为资本设置“绿灯”,主要是基于资本在产领域的“文明”作用。恩格斯揭示了“资本的伟大的文明作用”,认为它创造了这样一个社会阶段,通过科学“使自然力受人类支配”,“把物质生产变成对自然力的科学支配”,从而“克服把自然神化的现象”、“克服民族界限和民族偏见”,“摧毁一切阻碍发展生产力、扩大需要、使生产多样化、利用和交换自然力量和精神力量的限制”,使“自然界才真正是人的对象,真正是有用物”,“使自然界(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马克思认为,资本具有强大的“粘性”、“结合力”或“扩张力”,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可以黏合自然资源(含土地)、劳动力、科技等一切生产要素,并将其生产力转化为资本生产力,其一旦产生,就创造了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高的生产力。另一方面,给资本设置“红灯”,主要是基于资本逐利本能的自由发挥,既会在生产关系领域引致极化效应,即资本财富的积累规模越来大、越来越集中,而无产阶级则越来越贫困化!由此,劳资矛盾将会越来越尖锐,还会引致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利用,等等。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要充分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就必须为其开“绿灯”,但要防止其负面效应,则又必须亮“红灯”。
目前需要重点研究的是:如何为设置“红绿灯”?这是党史党建、马列科社、理论经济、应用经济、管理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都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主要包括: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我党对待和处理资本的历史经验教训研究;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党对待和处理资本的经验教训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对待和处理资本的正反两方面经验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类型资本性质、功能、相互关系及其活动界区等理论研究;国有资本主导作用有效发挥研究;按资分配、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与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研究;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研究;为各类资本释放更大空间的制度创新研究;支持和鼓励我国资本走向世界研究;规范和引导资本发展的规则体系及其治理体系研究;各类资本市场准入制度研究(分产业领域研究);社会资本主导领域的劳动者权益保障研究;资本无序扩张的监控及其预警机制研究;资本领域反腐败研究(数字资本腐败行为及其治理研究);资本非经济诉求及其组织形式治理研究;预期转弱背景下激活社会资本潜能的机制创新研究;等等。
资本是所有生产要素中最具有黏合力的要素,既具有伟大文明性,又具有残酷极化性。“绿灯”是负面清单外资本的活动区间,“红灯”是限制或禁止资本活动的区间。在新科技革命新经济背景下,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资本在其中的功能及其效应尚未完全被人们认识,是否需要及如何设立“黄灯”?在世界大变局背景下,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到解决“卡脖子”工程中来,是否需要及其如何设置“特别绿灯”?都需要认真加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