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兴方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正高级

博士生导师

教师拼音名称:QXF

所在单位:商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经济学博士学位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

学科:区域经济学
农业工程其他专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硕士生《中国经济学专题》教学平台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教学研究 >> 硕士生《中国经济学专题》教学平台

0109项目辅导(54):2023年国社科项目选题(9).融合发展

点击次数:

融合发展

秦兴方

20221026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融合”是一个高频词、关键词,共出现了13次,重点是报告的第四部分(高质量发展,5次)和第五部分(科教兴国,3次),在第八(文化新辉煌)、九(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十二(国防现代化)、十三(祖国统一)、十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五个部分各出现1次。剔除其中1处表述内容重合(城乡融合发展)、2处主要由自然科学研究(第九部分有关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中建立“医防融合机制”,以及第十二部分有关国防现代化中“坚持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宜作为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项目选题或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交叉学科研究选题)外,可以归纳、提炼出适合申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的4个领域10个选题方向,主要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政治学、国际问题或交叉学科:

——城乡融合(1个选题方向):在第四部分(高质量发展,总论)强调要“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并在第四部分(乡村振兴、三)中进一步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同时,在第四(四)部分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其中,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可以与 “城乡融合结合起来研究!因为,中办、国办20225月发文指出:“县城是城乡融合的关键支撑”。这为城乡融合研究提出了新领域、新视角!

——产业融合(4个选题方向),主要分布在第四部分(现代产业体系、一)中,主要包括:(1)“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 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2)“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 “(3)“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另外,(4)在第八部分(文化新辉煌、四),强调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其中,(1)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是原创性的命题,具有特别重大的研究价值!

——产教融合和创新链融合(3个选题方向):主要分布在第五部分(科教兴国、一)中,主要包括:(1)“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 教育类型定位。”(2)“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3)“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其中,第(3)个领域的“四链深度融合”具有原创性价值!

——利益融合(2个选题方向),主要包括:(1)在第十三部分(祖国统一)中强调,“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2)在第十四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强调,“坚持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

A、B、C融合发展,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领域,既有可能产生物理反应,也有可能 产生化学反应。从而既可能引致叠加效应,或者乘数效应,也有可能引致排斥效应,甚至极化效应。在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时,选择“融合发展”作为研究主题,一方面,在研究内容上,不能只停留在A、B、C融合意义的阐释上,需要在理论上厘清融合内在机理,特别是融合方式、融合效应等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参见博客0106),针对融合发展目标达成的难点、重点、卡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另一方面,在研究方法上,要善于运用交叉研究方法。